靜女教案 篇1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關于《詩經》的文學常識。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受《靜女》的感情基調:男女主人公純真、熱烈的愛情。
3、通過《靜女》的學習,掌握《詩經》“賦”的表現手法和《靜女》頂真、雙關的修辭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有感情地反復朗讀課文,體會、感受《靜女》的感情基調,通過《靜女》的學習,掌握《詩經》“賦”的表現手法和《靜女》頂真、雙關的修辭方法,分析、再現藝術形象。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教學重點:
《靜女》蘊含的感情,所表達的愛情共性。
《靜女》的朗讀技巧。
教學難點:
《詩經》的藝術特色。
《靜女》人物藝術形象的把握。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新課導入:
回顧第一單元所學內容,導入新單元,介紹《詩經》。
二、《詩經》概況
《詩經》,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收集了從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大約500年間的詩歌305篇。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并沿用至今!对娊洝肥俏覈F實主義文學的源頭,《離騷》,是我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
(一)《詩經》的編纂者
孔子刪詩說、王者采詩說、周朝太師編定
(二)《詩經》的分類:
1、體例分類 《詩經》所錄,均為曾經入樂的歌詞!对娊洝返捏w例是按照音樂性質的不同來劃分的 , 分為風 、 雅、頌三類!讹L》詩是從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等15個地區采集上來的土風歌謠 。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 。即朝廷之樂,是周王朝直轄地區的音樂 ,大部分為貴族的作品, 即所謂正聲雅樂 !堆拧吩娛菍m廷宴享或朝會時的樂歌,按音樂的不同又分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貴族文人的作品。③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和史詩,內容多是歌頌祖先的功業的!俄灐吩娪址譃椤吨茼灐31篇,《魯頌》4篇 ,《商頌》5篇 ,共40篇 。全部是貴族文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