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街道以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為契機,立足自身優勢,按照“抓在建、干當年,抓儲備、保下年,抓在談、謀長遠”的工作思路,在抓好當年項目建設的同時,注重超前謀劃、未雨綢繆,儲備和洽談一批新的重點項目,形成了“項目建設年年有新載體、經濟發展年年有新亮點、財政收入年年上新臺階”的良好局面,實現了重點項目引進一批、建設一批、儲備一批“三個一批”梯次推進、持續不斷的良性循環,街道所屬企業呈現出遍地開花、競相發展的良好態勢,促進了鎮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一、項目建設拉動地方經濟快速增長
1、財稅收入進入歷史發展最快時期。近年來,在項目建設的拉動下,街道財稅收入進入歷史發展最快時期。1999年街道成立時,全辦沒有一家產值過千萬或財政貢獻過百萬的企業,當年街道實現gdp不過1000萬元,地方財政收入也僅有100萬元左右。自“項目建設年”活動開展以來,街道共新增建設項目102項,其中投資過千萬項目22項。xx年實現gdp3.3億元,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145.7萬元,分別增長25%、44.4%。xx年實現gdp5.6億元,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733萬元,分別增長69%、51.3%。今年1-6月份,實現gdp7.5億元,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226萬元,同比分別增長94.8%、41.5%,財政收入增幅在鎮(街道、區)列第三位。到今年底,全街道產值過億元的企業將達到6家,財政貢獻過100萬元的將達到13家,預計全年可實現地方財政收入2400萬元。前后不到xx年的時間內,街道財政收入翻了20多倍,其中新達產項目財政貢獻占據了街道財政收入的半壁江山,標志著地方經濟發展進入了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