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基礎教育調查報告 篇1
一、基本情況
1、調查對象:本次調研涉及的對象主要是全市三個區的農村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及社會各界人士,年齡從幾歲到60歲不等。
2、調查方式:調查采用問卷調查為主,走訪座談、個案分析、資料分析為輔的方式,使調查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真實性。調查的時間為XX年5月。
3、調查內容:教師的生活及家庭情況、教師的思想情況、教師的身體狀況以及生病遭受坎坷時的救助情況、教師的工作狀況、教師的福利狀況、教師的心理疾病及教師遷移變化的動機、農村教師的現狀、社會各界對教師的看法及理解等。
二、農村教育現狀及農村教師心態的調查結果分析
1、問卷調查的結果統計。
本次調查共下發問卷400余份,回收368份。其中男性占38%,女性占62%,學生占12%,青年占46%,中年占28%,老年占14%,領導占30%,教師占62%,其他人士占8%。
2、農村教育現狀的基本特征。
(a)師資力量薄弱教師工作量大。
調查中,很多的學校領導表示,學校的師資力量薄弱,這一環節直接加重了教師的工作量。在我們的問卷調查表中,一周有20節以上的課的老師占78%,10節以下的只占10%,剩下的12%就在10到20節之間。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80%以上的老師一般上的是2門到3門課。在村小,有18%的老師還在上復式班。比如隆興小學十四村,地處金城山,山高路遠,學生上學困難,老師更加不愿意到那去上課,整個村小就只一個老師,不上復式班,孩子又怎么辦呢?象這樣的村小還有很多很多。擔任班主任的老師,除了教學工作外,還有更多的班務工作需要處理,上課前得寫教案,上完課后得批改作業、研究學生、家訪等。繁重的工作不僅體現在上課時間上,而且其它方面也體現得十分突出。比如在中小學應試教育的壓力下,大多還要搞大量的機械作業、家庭作業,教師都得認真檢查批改;除作業外,還要對付各種名目繁多的考試,考試好像成了體現教師工作價值的唯一方法。考試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教師繁重工作的過程:出題、監考、看卷、分析……著實忙!教師繁重的教學任務還包括對學生的管理。復雜的學生問題,讓許多教師心理勞累是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