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敘事 篇1
找回自信,揚起風帆
——留守兒童成功教育案例一
近年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城鄉經濟發展不平衡,很多學生家長都外出打工或在外經商,因此出現了大量“留守學生”。留守兒童”這一非凡群體數量日益增加,對農村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留守兒童中,他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情感孤寂。留守兒童遠離父母,缺乏良好的傾述對象,受到委屈無處傾述,在行為習慣和價值觀念上難以得到父母的引導和幫助,在情感上也得不到足夠的關心。
我們班的小策是留守兒童,這孩子聰明伶俐,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在我七年級剛帶上他的時候,因父母都在身邊,他還蠻可愛的,能稱得上是合格的學生!可就在他上八年級時,他的父母外出打工,后來還有了一個小妹妹,于是孩子的教育問題就落在爺爺奶奶身上。爺爺奶奶要干農活,平時都不怎么管他。而且本身的教育意識和教育能力不高,覺得上學了,一切交給老師就行了,對他的學習都放任不管。這個孩子的變化是可想而知的,他一下子就像換了個人似的,遲到早退,上課走神,目光呆滯,作業潦草不按時交,甚至不做。情緒低落,不再像以前那樣喜笑顏開,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和同學快樂玩耍。變得自卑、缺乏良好的競爭意識,對什么都顯得沒有熱情,參與意識淡漠,厭學;不合群,平時沉默寡言,獨來獨往,經受不住挫折,稍有委屈就哭。漸漸地小策養成了散漫的生活態度。而且學習習慣也很差,上課不認真聽講,經常不完成家庭作業,他的父母要是一聽說他學習成績差,就打電話把他痛罵一頓。童年的生活少了父母的陪伴與關愛,還要經常遭到責罵,再加上遭到同伴的排斥,不好的行為表現也會遭到老師的批評,從而讓他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理十分自卑,缺乏自信。他對學習漸漸地失去興趣,也逐漸產生逆反心理。可以說是班上認為的那種無可救藥的討厭的學生了。很多老師也認為只要他上課時乖乖坐著不吵鬧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