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腳丫》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有一天,班里一個小朋友在家腳受了傷,后腳跟包扎著穿著拖鞋來園,小朋友都圍著他關心的問這問那,突然有一個小朋友說:“杰尼你的這個腳趾比那個腳趾還長呀!”孩子們議論開了……新《綱要》明確地提出:孩子們的科學探究,可以從身邊的事物開始,引導他們關注周圍生活環境中常見的事物,了解和保護自身的器官,發現其中的奧妙,使他們感到科學就在身邊或在身上。于是,針對幼兒的興趣點,我設計了《有趣的腳丫》活動,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實踐,運用各種感官,多種方式探索、發現可愛腳丫的特征及其功能。從而懂得保護身體、保護小腳丫的重要性。
活動目標:
一、在活動中感知自己小腳的特征及功能,產生初步的探索興趣。
二、知道每個人的腳是不同的,腳會隨著人體的長大而長大。并有機滲透保護小腳丫的教育。
活動準備:
一、知識準備:
熟悉兒歌《脫襪子》;布置“腳丫樹”枝干。
二、創設小腳感知環境:
鋼玻磚、地毯、珠子網墊、海綿墊、細沙盤、鵝卵石盤、搓衣板;溫水盆、冷水盆若干個。
材料準備:
大幅畫紙若干張,深、淺綠顏料盆若干個;;錄音機、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以“猜謎式”引入:
師:“有一首謎語很有趣,我們一起來猜猜這首謎語的謎底是什么?”
謎語:十個禿頭小孩,分開站在兩旁,同床同被同睡,合穿兩件衣裳。
“請小朋友猜一猜我們人體的一器官”,那是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是“腳”。)
“小朋友猜對了,我們和小腳丫一起做游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