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保存千年的眼淚,一朵香墳前不敗的白菊,一句“茫茫”,一聲“難忘”。他——蘇軾,夢境中醒來,拭去的是淚,拭不去的是思念。
十年生死兩茫茫
又一次,那張臉又一次在蘇軾腦海中浮現,仍然那般眉目娟秀,那般俊美,本想“不思量”,卻又“自難忘”。心兒被她牽動著,靈魂被她牽引著,難以入睡。淺道一聲:“弗兒,你在那邊可好?”
蘇軾推開窗,夜空中,明月高掛,卻不見有星星的陪伴,不禁惹起萬斛愁緒。一陣涼風吹來,卻吹不去他心中的愁緒與感傷。他凝望著遠方黑魆魆的山頭,內心早已波濤洶涌。
他不知道,千里之外,眉山上那孤零零的墓冢,是否有路人瞥上一眼,是否有鳥兒在旁邊小憩一會兒,是否有風兒替他送上一朵花,哪怕是一片落葉。
他的苦悶無人能說,她的哀傷無人能訴,只留得記憶中殊存的歡景愉時。
或許此時,蘇軾站在王弗面前,也早已“相逢應不識”。宦海沉浮,南北奔走,滿面的塵土掩蓋了曾經的風華正茂,花白的鬢角遮蔽了曾經的英姿勃發。蒼海桑田,物是人非,歲月消逝,曾經相濡以沫的愛人幽明永隔。蘇軾微嘆了口氣,滿腹的愁思只換作輕輕道出:十年生死兩茫茫!思念,無奈,悲切,感慨,一句“茫茫”訴盡心事!
夜來幽夢忽還鄉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十年,整整十年,思念了十年,感傷了十年。憂郁中,進入夢鄉——
蘇軾在仕途上奔波勞碌,數年未歸,他實在按捺不住心中的思念,準備歸家探親。他從密州起程,搭車,乘船,歷盡艱辛,但風風雨雨終究阻擋不了蘇軾急切的歸家之心,終于在幾天后的早晨,蘇軾回到了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