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導游詞 篇1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李導!千百年來,虎丘的風景名冠吳中。現在,讓我們一起去觀賞虎丘吧!
這里就是大門了。你看,這塊石碑上刻有兩個字:虎丘。你們可以拍個照留個紀念。
我們現在要去參觀“斷梁殿”了。斷梁殿的橫梁是斷開的,你們仔細看就會發現中間有一道深深的接縫。傳說,斷梁殿的斷梁是因為木材不夠長,只能用中國的方法把兩根木頭拼起來,才建好這座殿堂的。
參觀完斷梁殿,我們就看一看被稱為“東方比薩斜塔”的虎丘塔吧!
大家看,我身后的這座塔就是虎丘塔了。由于地基的原因,四百年前塔身開始向西北傾斜。為了確保虎丘塔不塌和大家的安全,請不要登塔游玩。
游客們,現在,讓我們自由活動,盡情玩賞吧!請各位不要亂扔果皮紙屑;不要破壞建筑物;不要到危險的地方去,祝大家玩得愉快!
虎丘導游詞 篇2
宋朝詩人蘇東坡說過: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當年詩人的贊美成了今天虎丘的廣告詞。
到虎丘,過去有兩條路,一條是我們今天走的汽車路,過去趁乘馬車可抵;另一條是水路,從閶門下船,經過唐朝刺史白居易開挖的白堤七里山塘,在虎丘“海涌流輝”水碼頭前靠岸。
一般的寺廟都藏在深山,而虎丘卻是山在寺中。有一句打油詩就形象地點出了虎丘寺寺包山的特點:“老僧只恐山移去,日落先教鎖寺門”。
現在我們來到了虎丘山門“海涌潮輝”。這四個字點出了虎丘的來歷。虎丘原名海涌山,遠古時這兒是一片枉洋,幾個綠色的島嶼在潮漲潮落時隱時陷,當時稱為海涌山的虎丘最矮小,卻美麗,如浩淼碧波中閃爍的明珠流輝至今。“海涌流輝”水墻門是照壁的一種,蘇州拙政園舊大門前至今仍保存有巍峨古樸的水墻門,體現了水鄉人家的門面和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