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教案 篇1
第一單元數學與環境
綠 化 環 境
——植樹方案
[教學提示]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規范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2頁內容。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熟悉折線統計圖,能完整、準確、熟練地從統計圖中獲取有關信息,預測變化趨勢。
2、發展同學的空間想像能力。
3、通過對生活中與綠化環境相關問題的解決,使同學進一步體會數學的作用,培養同學應用數學的意識和環境維護意識。
教學重點:
了解植樹造林的相關知識,能大膽設計出植樹的方案,并能根據立體圖畫出俯視,側視的平面圖。知道從不同的方向觀察同一物體時,看到的圖形是不同的。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播放一排排、一行行人工林場的局面,并伴有解說。
綠樹能給我們帶來優美的環境,清閑的空氣和愉快的心情,你居住的小區綠化面積大嗎?為了讓我們的生活、居住條件越來越好,為了讓天更藍,為了讓水更清,為了讓空氣更清新,為了讓地球變得更美麗,趕快行動起來,加入到植樹護綠的隊伍中來吧!
2、師:這個畫面是小明的父親工作的林場,為了這些樹木茁壯生長,小明的父親很細心,他認真觀察了某種樹木生長的情況,并制成了樹木生長曲線意圖
[評析]:情境的創設由同學的生活體驗切入,林場美麗的風景引起了同學的好奇心,激發了同學的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1、學習例1
課件出示某種樹木生長曲線示意圖(圖見書第2頁例1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