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教學設計 篇1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有關知識:
1.黃鶴樓位于武昌蛇山之巔,自古與湖南岳陽樓、江西滕王閣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黃鶴樓始建于三國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了,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黃鶴樓已具規(guī)模。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最后一座“清樓”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毀于光緒XX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
2.蛇山黃鶴磯頭上原有辛氏開設的一家酒店,一道士經(jīng)常向其討酒喝,為了感謝他的千杯之恩,臨行前在壁上畫了一只鶴,告之辛氏能下來起舞助興。從此酒家賓客盈門,生意興隆。過了十年,道士復來,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黃鶴直上云天。辛氏為紀念這位幫他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樓,取名“黃鶴樓”,相傳此道士是八仙之一的“呂洞賓”。
3.黃鶴樓主樓的五層結構依次為:
第一層主題:神話。廳中一幅高9米、寬6米的大型彩瓷鑲嵌壁畫《白云黃鶴圖》,圖上有仙人乘黃鶴離去的飄然景象;以白云、江水、仙鶴表現(xiàn)浪漫意境。
第二層主題:歷史。主要介紹黃鶴樓的歷史,有題寫于壁上的《黃鶴樓記》;廳中展示著唐、宋、元、明、清及現(xiàn)代黃鶴樓的仿制模型。
第三層主題:人文。大廳內是一組陶板瓷畫,題名為《文人薈萃》,再現(xiàn)了歷代文人墨客來黃鶴樓吟詩作賦的情景。唐宋時期13位文化名人姿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其詩詞分列左右,最有名的是崔顥的《黃鶴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