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流傳了千年的《木蘭詞》,現在被改編成了電影《花木蘭》很多人都喜歡看呢!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花木蘭觀后感,供大家參閱!
花木蘭觀后感篇1
我特別高興,因為又要去看電影了。媽媽問我是看《豚鼠特工隊》,還是《花木蘭》。我說用點點羊羊,“點點羊羊,點點羊羊……”結果是看《花木蘭》。
《花木蘭》故事情節跌宕起伏。首先是柔然大軍來襲,魏國征集軍馬時,花木蘭戀戀不舍離開家鄉,代父從軍。然后是千軍萬馬大戰時,花木蘭英勇殺敵。先射定位箭,射得敵人哭爹喊娘……太精彩了!我看得熱血沸騰,恨不能沖進屏幕里英勇殺敵。
花木蘭本不喜歡戰爭,但又不得不打仗。她不經意當上了將軍。在一次戰爭中,文泰不幸受傷。木蘭以為文泰犧牲了,從此一蹶不振。直到費小虎問木蘭:“你到底是為活著的人活,還是為死去的人活”時,花木蘭才如夢初醒,反復地訓練大家武功,不讓更多的兄弟犧牲。她保護自己士兵的舉動,真的很讓人感動。
我覺得,花木蘭代父從軍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我們應該像花木蘭一樣,孝順父母,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讓我們的家庭變得更溫馨快樂。
史家小學二年級:吳文博
花木蘭觀后感篇2
木蘭的事跡傳至今,主要應歸功于《木蘭辭》這一方民歌絕唱,是這篇長篇敘事詩歌頌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現在更有許多人將它拍成了電影,千古流傳。
戰爭產生英雌,在世無男英雄的情況下,便會有女英雄,北魏與柔然戰爭沒有突出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蘭。 她本是個柔弱的女孩,可他為了年老的父親,就不再柔弱;她本是個織布女子,但她為了父親,就參軍打仗。她從不向男的低頭,大聲告訴了世人:巾幗不讓須眉。花木蘭就要出征了,是多么的急促緊張,是多么的昂揚士氣,行軍多急,軍情多緊張,軍令如山倒,作為一個少女離開閨閣,投入戰場,何異投入另一個世界。她與男人同吃共住,吃一樣的苦,受一樣的累,卻干出與男人不同的事跡,創出了與男人不同的輝煌,同時也證明了“女子哪里不如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