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材料,然后作文
巴勒斯坦有兩個海,一個是淡水,叫伽里里海;一個是咸水,叫死海。兩者都接受約旦河,前者每流入一滴水,就有一滴水流出;而后者每一滴水都只進不出。結果是,伽里里海生機勃勃,而死海卻死氣沉沉。
理解材料,選擇一個側面或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要求(1)除詩歌外,文體不限。(2)自立文意,自擬題名。(3)不少于800字。
舍得之間
07屆三(15)宣文鵬
舍與得,歷來是中國文中一個不可缺少的話題。孟子曰:“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孟子的這句話啟發我思考關于舍與得的辯證關系,舍棄了熊掌的同時就獲得了魚,要獲得熊掌有時就必須舍棄魚,事物之間往往是不能兩全的,學會取與舍在儒家正統中顯得非常重要。
中國不是有句俗話,“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嗎?如果我們舍不得付出一些代價,只希望天上掉餡餅,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取與舍之間的關系同樣可以適用于國家外交。在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前,即1982年,在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與鄧小平的會晤中,鄧小平就大膽的提出了跨世紀的“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一國兩制”是一個國家實行兩種社會制度,香港可以擁有除國防和外事的一切特權。通過“一國兩制”,中國成功收復了香港。倘若不是中國敢于舍棄自己的一些利益而顧全大局的話,怎么會得到祖國的更進一步統一呢?舍與得體現了中國的大國風范和深厚的儒學思想。
取與舍實際也是一種抉擇和對生命的態度。
中國歌手叢飛就是在自己的短暫歲月中,譜寫了一首舍棄金錢、名譽,選擇讓生命放出光彩的歌謠,他用自己的生命告訴了我們要舍小愛,取大愛!這是他對舍與得最完美的詮釋。舍得,舍得,舍棄才會得到,才會有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