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紅領巾之歌》
《快樂的節日》
拓展 電子合成器的音色
教學目標
通過欣賞有關少先隊的歌曲,引起兒童對入隊和隊活動的回憶與向往,對少先隊的認識更為全面,感悟到作為一名少先隊員的光榮感、責任感。
教學分析
《快樂的節日》發表于1954年,歌詞以“小鳥”、“花園”、“草地”等兒童熟悉而富于形象性的語言,以及生動的比喻、擬人手法,將節日的景色與少年兒童愉悅的心情相結合,刻畫了兒童天真爛漫的性格,抒發了他們對幸福生活的贊美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歌曲的旋律歡快。朗朗上口, 易記易唱。
《紅領巾之歌》是根據同名歌曲改編的電子合成器獨奏曲,發揮了電子合成器的特點,具有獨特的音響效果。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電子合成器的音色和音響效果。
教學過程
一、唱唱跳跳——享受音樂
通過唱唱、跳跳、說說等各種演唱形式復習本單元所學唱的歌曲。
二、 聽聽動動——感受音樂
欣賞歌曲《快樂的節日》
1、聽聽——
完整地聆聽歌曲
2、說說——
討論:你覺得歌曲中唱到的節日是什么節日?
引導大家想象一下自己“心中的節日”。
3、讀讀——
用歌曲的伴奏作為配樂,師生共同朗讀歌詞,仔細體會歌詞的韻律美。
4、想想——
再次欣賞歌曲,可以自由地跟著樂曲舞蹈,體會其中的情緒。
5、畫畫——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交流一下心中的節日,并能用畫筆描繪出來。
6、唱唱——
跟著歌曲唱唱,不要求唱得完整,能感受到樂曲的情緒就可以了。
三、 說說聽聽——表現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