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廣播稿 篇1
寄興有云:“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愿老君家。”世界上沒有百分之百的純金,當然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人。
然而這個看似在我們心中已經(jīng)根深蒂固的俗語,說起來和我們實際做的卻是大相徑庭。
從古至今,中國人講究做事要盡善盡美,做人要挑不出毛病。
卻不知“金無赤足,人無完人”的思想已經(jīng)被扭曲了,已被“金要赤足,人要完人”所替代。
人總是這么奇怪,對于自己的過失,千方百計的找理由找借口,便得“人無完人”。
而對于別人的一時不慎,卻或是嘲笑,或是破口大罵,甚至還將陳芝麻爛谷子的小事一提再提,揪著別人的尾巴不放,孰不知自己也可能會犯同樣的錯誤。
自己也并非“完人”,又何必要將他人以“完人”來看待呢?由此,便出現(xiàn)了“好人”與“壞人”之分。
“好人”即是“完人”,是集無數(shù)優(yōu)美詞匯于一身外加背后發(fā)出萬丈光芒的綜合體,“好人”的一切都是好的,他的長相,他的行為都被當作神一樣的看待。
在他的光輝之下,缺點都變成了優(yōu)點,都可以忽略不計。
但在他做出了你心目中所定義的他不能做的事之后,他在你心中的形象便會一落千丈。
說到這,我便想到了那些可憐的明星。
一些明星,從早到晚工作,很辛苦,有的時候要用煙來提提神,但有很多好事的記者抓到這第一手消息后,大肆宣傳。
社會上也不乏一些好事者,在網(wǎng)上發(fā)表評論說,明星不應該抽煙,應該帶好頭,做好榜樣之類的。
難道明星就不是人了?明星就不能有自己的一些私人的空間?這與“人無完人”可是背道而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