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今年37歲,是**區**街道**村婦代會主任。自一九xx年任職以來,已經在婦女崗位上工作了近十二年。在這十幾年的工作中,即有艱辛的汗水,也有工作成功的喜悅,我更感到給我工作動力的是領導的支持,還有來自家庭對我巨大的支撐。
再苦再累也心甘
我有一個和睦幸福的大家庭,全家相互關愛,老人愛護包容子女,我們做子女的更是對老人傾注了全部的愛心來孝敬老人。
我們這個家庭雖然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卻也有著不同于一般家庭的組合。我丈夫是姊妹七個當中唯一的男孩,我結婚時6個大姑姐中已出嫁4個,家中公公婆婆都已七十多歲了,同時還有一個單身的叔公和我們生活在一起,三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和六個大姑姐中的四個都住在本村。當時一看這個家庭,包括我的丈夫都說我們婚后也會和其他家庭一樣和父母及叔公分家,一心來經營自己的小家庭。婚后雖然公公婆婆及幾個大姑姐也都提出過分家,但我想公公婆婆及叔公都是一大把年紀的人了,做為兒女的也不能光打算自己的,雖然他們嘴上也說我們上了年紀了,和你們年輕人生活在一起不方便。其實他們的內心還是愿意和我們生活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的。于是,我就和丈夫商量:“不和公公婆婆及叔公分家,讓老人們一起安度晚年吧,不要讓老人有什么顧慮,他們一生特別不容易,把我們姊妹七個都撫養到各自成家立業后,自己也失去了勞動能力,不能讓他們的晚年背上包袱,我們要讓老人愉快的過好以后的生活。我們夫妻倆要更加努力的工作,贍養好老人”。隨著我的女兒的出生,家里的負擔更重了,每天早晨起床后,要先給公公婆婆及叔公拿出早點,讓他們吃,再做一家六口人的飯。為了幫助家里多掙些錢補貼家用,我養狐、賣魚、擺菜攤,一天下來到了晚上腰酸背痛,丈夫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就對我說:“咱還是分開過吧,你看這樣下去,就把你累壞了,況且分家后咱六個姐姐一定比現在更上心的來和咱們一起照顧三個老人的”。鄰居碰到我時,也問我:“你們還沒分家嗎?現在的年輕人,哪有多少愿和老人住在一起的,多不方便呀!”。我說:“老人就養了他一個兒子,俗話說養兒就是防老的,再說就是分開了,老人有事不還得我們管嗎?況且他六個姑家也都有公公婆婆及自己的事要做,不可能讓她們多分心,再說你看看,三位老人整天的心情多好,而且在外邊也是逢人便夸我家說了個好兒媳婦。再苦再累我也心甘,已經決定的事決不反悔”。我們對老人的無微不至的孝心,也得到了三位老人熱心的回報。特別我的兒子出生后,可以說家里的負擔更重了,白天還要把村里的工作做好,回家需要照顧老人,還得照顧好小的。三位老人看到我們這么勞累,也主動幫我帶孩子。雖然我的婆婆身體不好,但只要身體允許也主動幫著做做飯,以最大的努力解除我的后顧之憂。老人們經常說:“孩子不要光想著家里的,工作也很重要,工作干不好,不光給領導添麻煩,更對不起全村老少爺們對我們的信任”,看到老人這樣的胸懷,我心里也是覺得甜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