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寫作能力是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體現,然而由于英漢語言差異使得他們的作文中出現了許多不地道的英語和不規范的表達。基于此,將探討英語寫作中句型結構以及句子成分的組成方面存在的問題,旨在幫助學生深刻認識兩種語言在寫作方面的句式差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語言差異;句子結構;句子成分
0引言
寫作是一種用書面語言來傳遞信息和交流情感的重要交際方式,是教學論文" target="_blank">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寫作一直未受到應有的關注,而是被當作聽、說、讀技能之后的一個附屬品。英語和漢語在句式方面存在著顯著的差別,所以應注意通過英漢語言對比分析,對相關語言的各個層面進行系統和詳細的比較,充分發揮語言的共性作用,深入理解和掌握兩種語言的規律,從而寫出地道的英語句子,下文將引用學生寫作中出現的句子來詳細說明英漢語言差異對英語寫作中句子結構以及句子成分組成的影響。
1英漢差異對英語寫作中句型結構的影響
1.1英語法治句與漢語人治句
英語句子和漢語句子最大、最明顯的差別在于英語句子中的主語和動詞是必不可少的,而漢語中無主語或無動詞的句子卻比比皆是。王力先生曾有過精辟的論述:“就句子的結構而論,西洋語言是法治的,中國語言是人治的。所謂‘法治’,即句子的形式嚴格受到語法的制約,如句子必須有主語和謂語動詞,及物動詞必須有賓語,這些不管用得著用不著,總要呆板地求句子形式的一律。所謂‘人治’,即句子比較不受形式的約束,可以因表意的需要而加以變通,詞語的分合伸縮比較靈活,用得著就用,用不著就不用,只要雙方意思明白,就可以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