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畢業論文范文模板
題目:我國外貿企業遭受反傾銷的原因及對策研究
——以浙江省為例
中文摘要:反傾銷作為gatt和世界貿易組織認定和許可的貿易保護措施,是國際通行的保護國內產業的一種重要的非關稅措施。入世后,我國成為世界上遭受反傾銷投訴最多的國家,尤其是浙江企業,成為遭受反傾銷的重災區。本文從我國企業遭受反傾銷的現狀和原因入手,闡釋了給遭受反傾銷的出口企業所帶來的影響,以及面對國外反傾銷必須采取的有效的對策分析。
關鍵詞:反傾銷,浙江,原因,對策研究
反傾銷是世界貿易組織允許的少數合法的貿易保護措施之一。入世后,我過成為世界上遭受反傾銷投訴最多的國家。如何面對反傾銷,已經成為我國企業一個必須重視的問題。
我國自1979年8月出口的糖精鋼和鬧鐘首次被歐共體控告傾銷以來,出口商品在國外便接二連三受到指控。目前,我國已經取代日本、韓國成為反傾銷的重點對象,是國際上遭受反傾銷投訴最多的國家。
隨著中國全面進入wto,反傾銷這把中國企業、尤其是浙江企業頭上的雙刃劍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駭人威力。
1我國遭受國外反傾銷的現狀
自改革開放以來,對外貿易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因家,處于國民經濟的重要戰略地位,XX年我國出口總額居世界第七位、進口總額居世界第八位。隨著XX年12月10日中國成為wto正式成員,我國的貿易伙伴將更多,必定帶動國民經濟高速發展,增強我國綜合國力。XX年我國的外匯儲備(大陸內地)僅次于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位,中國香港位居世界第三位.但在國際反傾銷手段頻繁使用的國際貿易大環境影響下,我國出口產品屢遭國外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傾銷調查,自從79年6月歐盟對我國機械鬧鐘首例反傾銷案調查以來,便不斷遭受反傾銷調查。毫無疑問,這種大規模且頻繁的反傾銷已經成為我國產品出口的嚴重法律障礙,而浙江成為遭受反傾銷的重災區。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權威人士曾做出估計,中國出口產品遭受國外反傾銷造成我國每年平均損失800多億人民幣,并引發與此相關的一系列問題,比如說相關企業員工下崗、引進外資工作的困難等等,有足夠的情況或證據表明,這種針對我國出口產品進行反傾銷的嚴峻態勢還將呈惡化之勢。分析近二十幾年來狀況,表現為這樣一些特點;國外針對中國出口產品反傾銷的發案率呈上升趨勢;反傾銷所涉及的出口產品范圍廣;所征收的稅率較高;針對中國出口產品反傾銷的國家多等。這些都對中國出口產品不利,都說明中國出口產品被訴諸反傾銷的形勢非常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