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舊墻
我的家鄉在蘇州。我們家是村里的1號住宅,那是一棟不大不小的房子,房子外面有一堵圍墻。
房子年代久遠,從我爺爺奶奶那一輩就有了。外面的圍墻不高但很破舊。圍墻臟臟的,像一個灰頭土臉的娃娃。圍墻上面遍布著青苔,青苔沿著墻頭很有規律地生長,像一條綠色的圍巾。墻面有些斑駁,有些地方甚至已經露出了深灰色。
站在圍墻外總是覺得冷清,但圍墻內卻是生機勃勃。圍墻內有一個小花園。走進門便能看見兩邊擺滿了花。花兒開得格外好,色彩明艷,散發著春天的氣息。往右拐,入眼的便是一個大花壇,里邊種著多肉。也不知道它們是什么時候在這兒扎根的,悄悄生長著。瞧,葉片又綠又厚,上面似乎還有一層淡淡的粉。最有意思的是要數墻角的特殊“花壇”了,那是一個陳舊的馬桶,上面竟也長有一株株多肉!
大花壇的右邊緊挨著廚房,奶奶會用灶臺生火燒飯。每當我和爸爸媽媽回家時,木桌上總會有莼菜燒昂刺魚湯。那鮮美魚湯的香味總會招來附近遛彎的小貓小狗,它們會進來討東西吃。于是大家就會不約而同低頭,在飯桌上找有沒有骨頭給它們。如果沒有,爺爺就樂呵呵地舉著一杯酒問這些可愛的小家伙:“要不要喝酒啊?”
這是幾年前的墻,是我記憶中最特別的墻。而現在的它已全然不是曾經的樣子了。
去年,爸爸媽媽將破舊的房子連帶那堵墻,重新裝修了一遍。墻被粉刷了,被里里外外粉刷成了灰色,冷漠的、拒人千里的灰色。
現在,爺爺奶奶都搬來了張家港,老房子便閑置著。每當回想起那堵新墻時,我都覺得倍顯突兀。圍墻與周圍的事物格格不入,干凈的灰色有些令人討厭。圍墻里再也沒有歡聲笑語、沒有生機勃勃的植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