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努力演講稿 篇1
第一次接觸臺球是因為我爸爸。當時我們家樓下有個小賣店,店里面有兩張北方的那種球臺,一開始看大人們玩,我不知道這是個什么東西,看不懂規則,我就知道把那球打進去,就挺好玩的,后來我也想上去試試,但是我肯定不會跟他們玩。然后我就去邊上那張壞的臺子,拿一桿就往那一捅。后來也是聽我父親說的,我完全沒有印象。他說我幫他打了一盤球,把他那個朋友打贏了,這個我一點印象都沒有。我爸爸是聽了朋友的一些建議,他說這小孩對球的感覺特別好,希望我爸爸能夠讓我去學習一下,去練一下,看看怎么樣。緊接著我爸爸就把我帶到那種正規的俱樂部,我那時候就接觸上了斯諾克。那臺子好大好大,我基本上就是踮著腳才能打球。
直到兩年以后,我在十歲的時候打了第一桿過百。當時,在宜興也開了個球房,我爸爸希望給我有個更好的訓練環境。后來為什么去廣東,因為斯諾克臺球最大的影響來自于香港。隨著它慢慢地轉到大陸來,再從廣東那邊傳過來的。國內的所有的打得最好的選手,基本上都會去到廣東那邊參加比賽,在那邊練球,所以說那邊的氛圍是最好的。我x年就到了東莞,當時我不知道什么叫辛苦,再回想以后,我就覺得非常地艱苦。我們一家子人住在一張床上,就是三個人都是很擠,都是側著身睡覺的,每天吃飯都是每個人兩塊錢的那種標準,我并不覺得這是一種苦。每天能夠給我一張桌子,給我一根桿、一副球,我就能很快樂的。剛去廣東那時候,也是有讀書的,但是由于參加比賽,學校里落了很多堂課,我媽經常會幫我去請假,當時那個老師可能不是很友好,經常跟我媽說,你兒子整天不來上課,希望我直接退學。我覺得作為一個老師不應該這么說話,其實每個人都應該尊重別人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