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路邊有一棵斑駁的老樹,樹上有一半是枯枝。年復一年,它為人們撐起一把夏日的綠傘,老樹下,寒風烈日里為"足下"服務的修鞋師傅,工具車旁立著一副拐杖;退休的老教師,每天站在斑馬線邊搖著小紅旗,迎送著上學的孩子們;一個下崗女工;建起了家庭托老所,悉心照料著七八個孤獨的老人……平平淡淡的生活,好像都有那么多缺憾,但他們樂觀地編織著人生這道亮麗的風景,為"完美"作著注解。這對于渴望完美的我,也多多少少給了些啟示。
完美有時裹在寒風里,有時懸在絕壁上;有時滲在汗水里,有時凝在鮮雪里;有時藏在殘軀,完美是一種崇高的境界,也許,誰也不可能得到它。
生活始終以其可能的殘酷,雕塑著一個個"完美"的人生:它讓張海迪坐在輪椅里不能站起,卻給她一雙靈巧的手寫出了激勵人們的篇章;它讓朱彥夫失去四肢和一只眼睛,卻給他一顆不屈的靈魂挑戰"極限人生";它讓《紅樓夢》"紅"遍世界。卻讓它的作者賣畫度日,舉家食粥;它讓《史記》成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卻讓它的作者遭受酷刑;它奪取貝多芬的聽覺,卻在他的鋼琴上演奏出精彩的生命華章;它讓放射性元素透視居里夫人那俊美的臉龐,使她很快衰老,卻讓她把諾貝爾獎的桂冠兩次戴起;它讓迫害和疾病奪走馬克思的兩雙兒女,讓他浪跡天涯,卻讓他把"全世界的無產者,聯合起來"。
華山壁立干仞,如果按"山"的標準來評判,它不是一座完美的山,并且因此而產生的那個可歌可泣的"劈山救母"的故事,形成了滋養著中華民族善良、剛強、愛心的歷史長河。圓明園斷壁殘垣,如果按"園"的標準來衡量,它不過是一片廢墟。然而它飽受蹂躪的警世之美,震撼寰宇。歷史同大自然一樣,以它的千瘡百孔來演譯著完善的歷程--世界需要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