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每次溫暖的幫助,增加了理解,更增進了感情。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記得那是星期二的下午,班主任李老師要在班里挑選四名同學和同年級民語班的同學一起學習剪紙。很幸運,我被選上了。進了民語班,我坐在了一位維吾爾族小女孩旁邊。我扭頭看了她一眼,立刻就被吸引住了:一頭烏黑秀麗的長發,一雙水汪汪的眼睛。
最讓我喜歡的是她那長長的稍微有點上翹眼睫毛——撲閃撲閃的,就像輕輕煽動翅膀的黑蝴蝶。開始上課了,剪紙老師給我們講解了剪紙的過程和方法后,就讓我們自己先畫再剪。我低下頭專心畫著底稿,這時李老師過來對我們說:“遇到困難你們可要互幫互助哦。”我與她同時點點頭。底稿花完了,我左看看,右瞧瞧總覺得哪里不對,卻找不出問題。
“這畫畫得真好看,但是如果將‘福’字偏旁改瘦一點就更好了。”一個小小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我轉頭一看,是她——我的維吾爾族“同桌”。我看了一下自己手里的畫,哈!問題果然在這里!我開心地對她說:“謝謝你!你可真細心呀!”她笑了,笑容像百合花一樣純潔。
在我修改的畫稿的時候,她已經開始剪紙了。剪完后,她先舉起來看了一會兒,然后困惑地問我:“這成功了嗎?”我看了一下,發現有幾個地方她剪錯了。“剪錯了?那怎么辦?每人都只有一張紅紙。”她悶悶不樂地說。看著她那郁悶的樣子,我心里也難受。忽然,我的目光落在了自己的紅紙上,我把紅紙遞到她面前,說:“不要傷心了,用我的吧!”她連連擺手,說:“這是你的。”我回答:“沒事,反正我上午剪過一張,已經會了。再說,剛才幫助了我,現在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幫你呢?”她不好意思地接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