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了從什么時候開始,感覺到自己性格變了。印象中自己是個很外向,很開朗的孩子。整天像個男孩一樣,風風火火,大大咧咧的。和男孩一起捉螞蚱,捕蝴蝶,拍皮球,一起比賽跑步。每次比賽,哨聲一響,我就如離弦之箭般沖了出去。飛奔中不忘環顧左右,看到快被別人超越了,就會使出吃奶的力氣向前,不服輸的勁頭表露無遺。每當這時,耳邊回蕩的總是媽媽那句“慢點,別摔倒了,別碰著了”。這樣的語言澆滅了我的熱情,阻礙了我前行的步伐,潛意識里不敢再去全力以赴。
再大一點上了幼兒園,那時我依然是個很“瘋”的孩子。上課回答問題時,我總是高高舉起肉肉的小手,生怕老師看不到。回答問題時聲音洪亮的嚇人,每當這時自己特別有成就感。
中班下學期,家長公開課,因為有家長在,我那小小的表現欲望空前膨脹,回答問題時,我聲音響徹云霄,惹的老師,家長,都看著我慈愛的笑,我也很開心。而此時坐在后排的媽媽卻沖我叫“小點聲,這么大聲干嘛?”我高漲的熱情仿佛被澆了一桶冰水,瞬間熄滅,從此再不敢大聲回答問題。
漸漸的我變了,變得不愿意去和別人交往,不愿去運動,上課不愿回答問題,甚至不求去舉手。不愿向人敞開心扉,膽子越來越小。
進入初中,換了新環境,遇到了新同學,尤其是現在新老師,經常的各種方式鼓勵我,引導我,我也意識的自己的問題。我正在老師,同學,的幫助下,自己的努力下,找回從前那個開朗,自信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