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有著正面和負面的影響。它既可使人走向成熟、取得成就,也可能破壞個人的前途,關鍵在于你怎樣應對挫折。沒有河床的沖涮,便沒有鉆石的璀璨;沒有挫折的考驗,也便沒有不屈的人格。正因為有挫折,才有勇士與懦夫之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幾篇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焦裕祿》觀后感
《焦裕祿》這部電影塑了一個實事求是、清正廉潔、勇于承擔職責的黨的好干部的光輝形象。
1962年12月,焦裕祿被派到蘭考縣工作。應對蘭考逃荒的人民,他讓所有的黨員干部用自我手上的買米、面的錢給荒民買東西吃。但自我只吃窩頭和小咸菜。生活如此艱苦,但他還是處處想著別人。他是多么有愛心呀!他不顧患病的身子。和風雨搏斗,去考察災區地形,想了種種辦法去幫忙災民。災民從心里面愛戴他,尊敬他。
為了讓蘭考的災民能過上好日子,他都能夠犧牲自我,這是多么偉大的精神呀!最讓我感動的是一次家中只剩下一點錢了,妻子說要給孩子做紅燒肉,可一出門,就碰上了焦裕祿,他說自我把錢送給別人了,不要買肉了。晚飯時,小兒子要吃肉,哭鬧著將窩頭扔到了地上。焦裕祿一氣之下打了孩子,讓他把窩頭拾起來,并耐心的說:“孩子,咱們有窩頭吃就已經很不錯了,有的人連這也吃不上呢”小兒子好象聽懂了爸爸的話,點了點頭,表示記下來了。
在焦裕祿快住院的時候,還一向堅持工作,想著蘭考的人民。他總是這樣關心群眾而忘記了他自我。在他去醫院時,村民們老老少少不約而同的一個也不少的都來了,蘭考的人民說“必須要親自送他”。可見焦裕祿在蘭考人民心中是多么偉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