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光的反射現象,知道什么是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法線、入射角、反射角;理解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光的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2.過程與方法:通過光的反射定律的實驗小組探究,得出光的反射定律,提高分析、概括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知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提高科學技術應用與日常生活和社會的意識,培養熱愛科學,積極向上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1.光的反射定律和應用;
2.反射定律中的“三線共面”的理解和兩種反射現象的應用。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入
圖片導入:通過多媒體展示一組能顧自行發光的物體,如:太陽、水母等,以及展示一組不能自行發光的物體,如:黑板,課桌,鉛筆等,進而提問學生我們能夠看到發光的物體是因為發光的物體有光發出,那么為什么我們能夠看到不自行發光的物體呢?進而引出課題。
環節二:新課講授
學生根據生活經驗總結出:本身不發光的物體,由于光照射到物體表面時,總有一部分光會被物體表面反射回來,這些光線又進入人眼,就會被看到。
教師總結:這就是光的反射現象(板書標題)
教師詢問:這個過程遵循什么規律?
(一)探究光的反射規律
1.根據畫出的光路圖,介紹與光的反射中的幾個專業術語:
(1)、入射光線、反射光線
(2)、入射點:光入射到鏡面上的點。
(3)、法線:過入射點,垂直于鏡面的直線
(4)、入射角i: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5)、反射角r: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