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教學反思 篇1
星期四下午講了《勾股定理逆定理》第一課時,現對本節課反思如下:
(1)這節課的設計思路比較合理:著重體現“探究”這一主題,從“古埃及人得到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到學生用木棒模仿操作,再到畫圖自己證明等一系列活動,得出“勾股定理逆定理”,而對互逆命題,原命題,逆命題等概念的講解只是作為新課引入的命題點化了一下,沒有詳細講解、把這節課的重點放在了如何讓學生通過三角形三邊關系判斷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在經過課堂練習及課堂檢測來強化學生對勾股定理逆定理的理解,分別從三角形的邊和角這方面來引導學生。
(2)本課PPT的使用是想凸顯“特征讓學生觀察,思路讓學生探索,方法讓學生思考,意義讓學生概括,結論讓學生驗證,難點讓學生突破,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路,每個環節都是緊密相接的。
(3)課堂教學環節和教學效果我感覺很滿意,學生在對問題的回答很積極,在突破難點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實驗交流,自己總結歸納勾股定理逆定理,及證明中我給與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讓學生自己完成。整個過程中體現了以學生為主,老師為主導的作用,課堂氣氛活躍,效果挺好。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及改進方法:
1、本節課我沒有及時發現學生的錯誤。在學生上黑板做題時出現的錯誤沒能及時發現及改正。
2、課堂檢測做完后應讓學生自己講解,但時間不夠導致這一環節沒能讓學生完成,而是在投影對了答案。
在以后教學中,我會不斷地更新教育理念,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生活經驗對數教材進行再創造,選取密切聯系學生現實生活和生動有趣的數學素材,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數學活動和交流的空間,真正把創造還給學生,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煥發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