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黨自傳1000字農村 篇1
我于一九八七年出生于湖南懷化會同縣蒲穩鄉一個小山村的農民家庭。父親唐自民,母親楊子娥,均為農民。父親是一個思想較為先進的農民,沒有重男輕女的觀念,也很重視子女的教育。母親也很懂得與人為善,與親戚朋友的關系處理很好。從小生活在這樣一個思想開放的家庭,對我的啟蒙教育有很好的作用。家中還有兩個妹妹,所以從小我懂事比較早,并懂得為父母分擔責任。出身貧困家庭,深知生活之艱苦和來之不易,深有體會,而這在也在另一個層面算是一種財富,使我從小就不懼艱難。
我于1994年進入我們村里的冷水頭村小學讀學前班。也許是自己努力的原因,在整個小學,我的成績基本上名列前三名,家里的獎章基本上貼滿了整個房間。小學是我初步樹立人生觀價值觀的時候。那時候不知道共產黨,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時什么樣子,但是我卻永遠都記得,一年級學過的第一篇課文,是三句話:"我愛中國,我愛中國共產黨,我愛北京天-安-門。"也許這是我第一次在大腦里有了對黨的印象。小學的教育多是思想道德教育。比如尊師守紀,熱愛勞動,助人為樂等,以及愛國教育。現在我還記得那時候教室里掛著的話幾副宣傳畫,上面分別寫著:"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勞動","熱愛科技"等類的標語。現在回想,在很小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在生活中漸漸地接受黨的培育與思想熏陶了。
我是小學一年就就加入少年先鋒隊的。至今我依然清晰地記得我和其他九個人站在我們教學樓二樓左邊的教室宣誓的情形,是那么振奮人心。那時候也許對少先隊理解不是很深厚,但是從書本上,和老師的介紹知道,成為少先隊員,是很光榮的,是很神圣的,需要肩負起很多的使命。所以那時候能夠帶上紅領巾是每一個小學生自豪的事情。由于小學時候表現優秀,我被評為了少先隊中隊長,在右臂上帶上兩橫的一個徽章。由于這些經歷和表現,在我小學生活中,我得到了健康而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