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個人考察報告 篇1
xx年12月15日至12月24日,我們名師考察團一行46人,在xx院長、xx老師和xx老師的帶領下,在江蘇、上海參觀考察了七所小學并聆聽了相關講座。10天的學習考察,所見所聞頗多,感受良多,我將從以下三點談談這次考察帶給我的啟示。
一、觀察與感受
感受一:專家引領,理論提升
我們有幸聆聽了四位專家的專題講座,這些講座分別是:《回歸普適與樸素:基礎教育教學創新的品質》、《“辦好學前教育”的實踐解讀》、《小學教學專業標準的制定與解讀》和《平靜中做教改》,每位專家的講座內容都不同,內容豐富,理念超前,可以說是對我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一次洗禮與提升,使我受益匪淺。印象深刻的是楊啟亮教授《回歸普適與樸素:基礎教育教學創新的品質》的報告。楊教授從“為什么要主張四個方面回歸普適與樸素”、“教育的目的”、“課程的困惑”和“方法的思考”等四個方面對基礎教育的問題進行了精辟的剖析。
楊教授給我們詮釋了什么是樸素,他指出:“樸,就是未經雕琢的意思。素,原樣,是什么就是什么,原汁原味。”“普適,是普遍合適。”基礎教育創新的品質應當是普適與樸素。但是當前社會存在著浮躁、浮華的現象,存在著一定的形式主義,這勢必對教育產生嚴重的影響。
接著楊教授講到了教育的目的,即基礎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什么?他指出,基礎教育是終身教育的基礎,是培養適應社會、自食其力、能負起社會責任的普通勞動者,基礎教育要以人為本,要關注全體學生,特別是弱勢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