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記讀后感600字 篇1
當我第一次見到此書,我以為是像《魯濱孫漂流記》那樣的小說。而當我翻開書,看了書的前言才知道了,原來這個一部充滿童話色彩的諷刺小說。但小說的童話色彩只是表面的局部的特征,尖銳深邃的諷刺才是其靈魂。
這是一部充滿童話色彩的諷刺小說。它集中反映了腐敗的政治,抨擊英國的反動勢力,通過描寫作者在大人國、小人國等的奇遇,抨擊了社會現狀, 還諷刺了人性本身,由寫耶胡諷刺了人性的貪婪、丑陋、自私。
本文的主人公格列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和魯賓遜一樣是個愛探索、愛冒險的人。他對每一個人都報以友好的心,別人幫助了他,他當涌泉相報。他也是一個愛國主義者,當他和每一個國王談起自己的祖國時,總是盡力維護自己的祖國,同時也很坦率,對社會的不良現象敢于抨擊。雖然,他每次都陷入了險境,但他還是一次又一次的去冒險的。我從心里佩服他的機智勇敢,他總是給我一中“逆境叢生”的感覺,這點就是他歷盡艱險后從新踏上自己的國土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堅決要向他學習,學習他這種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
我很羨慕格列佛能有幸到慧因國,他們有智慧、懂禮貌、高貴,行為舉止溫和、冷靜。他們有絕對的理性,不知道什么是罪惡與意見,他們的世界是和平、寧靜,友誼和仁慈是他們固定不移的美德,人與人是平等的。表達了作者對社會與現實的厭惡,將“人”與“馬”的身份互換,深刻的諷刺了鉤心斗角的人類。人類不能與那理性,高貴的慧骃相提并論。智慧、禮貌、高貴的馬遠遠勝于卑劣、骯臟、低賤的人類。作者把美好寄托在慧骃身上了那里是我們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地,在這里你不需要顧慮別人說話的真假。而在現實社會中,有人用花言巧語騙取別人的血汗錢;有人拐賣兒童謀取暴利;有人甚至為了金錢而拋棄自己的親生父母……難怪,我們的老師、長輩從小就教育我們要提高警惕,小心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