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進一步深化對電阻的認識
(2)掌握電阻定律及電阻率的物理意義,并了解電阻率與溫度的關系
2.能力目標:
(1)通過類比,培養學生分析解決三個變量之間關系的科學研究方法
(2)通過從猜想→研究方法→實驗操作等一系列探索過程,使學生掌握如何獲取知識,發展思維能力。
3.德育滲透點:
(1)通過對各種材料電阻率的介紹,加強學生安全用電的意識
(2)通過我國對超導現象的研究介紹,激發學生愛國和奮發學習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電阻定律
2.難點:電阻率
3.疑點:超導現象的產生
4.解決辦法
①對于重點,主要是通過課堂上師生一起(教師動手,學生觀察)探索,最后用科學的處理方法導出定律,這樣加深了學生對該知識點的滲透。
②對于難點,主要是通過與電阻的比較,從而明確電阻是反映導體本身屬性;電阻率是材料本身的屬性。
③對于疑點主要是通過實驗來加強直觀感覺。
三、教學方法:
實驗演示,啟發式教學
四、教 具:
電阻定律示教板(含金屬絲) 學生電源 電流表 伏特表 滑動變阻器 電鍵 導線 火柴 廢棄的“220V 40W”白熾燈 幻燈片 投影儀 計算機 自制CAI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引入新課
1.為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強度,怎樣做?
由歐姆定律I=U/R,只要增加導體兩端的電壓U或降低導體電阻R即可。
2.R=U/I的含義,如何測定電阻(讓學生自己設計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