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學設計 篇1
【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本節是20xx版新人教高中生物學必修1《分子與細胞》的第2章第2節細胞中的無機物,本節知識主要從水和無機鹽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兩個方面展開。整體難度不大,但教材新增內容水的組成和性質,學生理解時有一定困難,應結合水分子模型和化學相關知識,予以重點突破。
2、和舊教材相比,20xx版教材在知識結構、教材內容變化都較大,具體調整如下:
教材知識結構調整:
新教材先講水的作用,再講水的存在形式(和老教材正好反過來)
教材新增添內容:
1、水為什么能成為良好的溶劑。
2、水具有流動性的原因。
3、細胞代謝、抗逆性和自由水與結合水比例關系和相關實例。
4、P22思考與討論,新增資料2,關于N、P、K對植物的作用。
5、課后習題,新增火星探索,推測生命存在的相關資料。
新教材刪減內容:
1、水在不同年齡段、性別中含量的差別。
2、原教材P36多種元素和化合物共同構成了細胞這個生命系統中的基本層次
3、原教材P36 《與生活的聯系》中補充淡鹽水的維持細胞滲透壓的知識。
4、原教材P36 《技能訓練》中的實驗設計內容。
【學情分析】
學生剛剛步入高中,還未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語言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也有待提高,針對上述問題,本節課在教學過程設計上更多注重對學生自學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得出結論等方面能力的培養。
【教學目標】
1、通過理解水的組成和性質,決定細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形成結構決定功能。(生命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