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11月11日至21日,xx市畜牧水產局牽頭組織所屬業務部門的分管領導、水技站長考察學習了懷柔、山東虹鱒魚養殖基地,并與當地的養殖戶及水產干部進行了詳細的交流。現將考察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xx市懷柔區現有虹鱒養殖場30多家,年產量約500噸。以虹鱒為主的垂釣、餐飲業達450家,虹鱒售價10-18元/斤,另收加工費10元/尾,如“魚師傅”酒家年可銷售虹鱒25噸。 山東省xx縣現有虹鱒養殖面積220畝,主要集中在冶源鎮。冶源鎮養殖虹鱒150畝,養殖戶150多戶,其中年產量2-3萬斤的養殖戶約30家,年產量5-6萬斤的養殖戶7-8家。現已形成集魚卵采集、孵化、飼養、銷售、飼料加工于一體的產業體系,養殖品種由虹鱒向金鱒、大西洋鮭、鱘魚等多品種發展,年純收入520萬元。該鎮還立足資源優勢開展以虹鱒為特色的餐飲業,全鎮有美食園、魚村、魚館等30多家,推動了虹鱒產業的快速發展。 二、主要措施 1、領導重視,政策與資金落實到位。山東、懷柔具有得天獨厚的地下水、涌泉水,水量大,水質清澈透明,水溫適宜,是虹鱒魚養殖的最佳場所。為充分發揮獨特的資源優勢,xx縣及懷柔區政府把虹鱒魚作為水產業發展、農民致富奔小康的重點產業,從政策與資金上給予扶持。同時注重科技創新,增加科研經費,增強科技力量,開展科技攻關。xx縣政府還從虹鱒賣難入手,在發展初期發揮各駐外辦力量推介虹鱒產品,并承擔一切費用,為虹鱒產業做大做強奠定了基礎。 2、依靠科技,加快虹鱒產業的發展。為了推動規模發展,xx縣組織科技人員深入基層,開展技術指導、技術咨詢等服務,并邀請青島海洋大學教授、省水產研究所專家結合生產實際舉辦科技講座,提高了漁民虹鱒養殖技術水平。懷柔區虹鱒養殖基地常年聘請虹鱒魚研究資深專家、研究員開展新技術開發研究、專業技術培訓和現場指導。擁有必備的制種實驗室和試驗池,用作遠程教育的設施,為開展試驗示范和推廣科技成果發揮了作用。為適應國內外市場對無公害虹鱒產品的需求,養殖基地嚴格按照科學規范的操作進行虹鱒的選育和飼料配制,嚴把疾病防治關,嚴禁違規藥物的投入。由于無公害標準化等新技術、新成果的不斷推廣應用,虹鱒養殖單產水平不斷提高,懷柔區單產水平為3-5萬斤/畝,xx縣為5-6萬斤/畝,創國內先進水平;養殖成本也逐年降低,每斤成本只需4-6元,一個養殖面積200-300平方米的小型虹鱒養殖場,年可創利4-5萬元。 3、良種配套,為規模開發提供保障。懷柔區注重抓虹鱒魚種苗基地建設,做到自繁自育自養,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在品種結構方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選育了日本金鱒、山女鱒、白點鮭、河鱒等十多個優良品種。同時針對多年近親繁殖導致品種退化、品質下降、個體生長緩慢等現象,組織了有關專家開展優質親魚的選育工作,保障了種苗質量,推動了虹鱒養殖業的發展。xx縣由于水溫不適宜人工繁殖,需外調發眼卵,為此縣水技站聘請專家、專業人士傳授苗種培育及養成技術,使每個養殖戶都熟練掌握了從發眼卵孵化、苗種培育、成魚養成至病害防治等全套技術,苗種培育成活率達60%,成魚養殖成活率80-90%。為節約開支,冶源鎮政府從、黑龍江等地集中調運發眼卵,分發到各養殖戶自行孵化培育,使戶均節約成本1000元以上。 三、啟示與建議 1、加強領導,統一認識。虹鱒魚養殖是一項新產業,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培育,才能形成一個規模產業。由于我市虹鱒養殖剛起步,基礎較弱,為此生產要上規模,必須有超前意識,耐心工作,及相應的優惠政策做后盾。地方政府要重視虹鱒產業的發展,制定優惠政策,撥出一定比例的資金扶持虹鱒產業,對虹鱒科研攻關與技術培訓、創品牌、促銷等給予重點扶持,并協調解決產業發展初期的困難與問題,尤其是銷售難題。金融部門要放寬條件,向虹鱒產業傾斜,重點支持經營水平高、有一定影響面的基地型龍頭企業,推動虹鱒產業的規模發展。 2、建立規格苗生產基地,創新養殖模式。由于我市地下水資源有限,只能開發高海拔地區的山澗水養殖虹鱒,而山澗水又存在渡夏及受雨季影響水質易混濁的問題,對虹鱒苗種造成危害。因此要規模發展,必須錯開高溫時期,發揮南方生長速度快于北方的優勢,利用秋冬季低水溫開展養殖,走“集中培育,分散養殖”之路。要根據生產布局,建立縣級大規格苗種(50克/尾以上)培育基地,不斷擴大養殖規模。還要根據不同類型資源特點,創新養殖模式。如開發高海拔地區的水庫開展增養殖;在低海拔地區利用秋冬季選擇適宜水質的大中水域開展網箱養殖;發揮關閉、停產養鰻場水質清新的優勢,調整產業結構,開展虹鱒精養等,不斷做大做強這一產業。 3、培植典型,依靠效益帶動生產。、山東虹鱒產業均經歷了二十多年的風風雨雨,才不斷發展壯大。我市的虹鱒養殖試驗于XX年取得初步成功,XX年在全市推廣養殖,尚屬小規模分散生產。XX年又遭遇“非典”與罕見的高溫,影響了這一產業的發展。為此,我市虹鱒產業的發展壯大,除政府增加資金扶持力度,幫助開拓市場外,還需培植典型與龍頭企業,依靠效益帶動生產。要抓兩種典型,一種是水產技術部門先行,開展嚴格的標準化生產,包括采用進口飼料飼養,使養殖成本控制在每斤8元以下;另一種是培育經營機制完善,具有技術、資金、設備等優勢,市場競爭力強、帶動力大、輻射面廣的骨干型龍頭企業,如臺商吳龍振先生在清流李家的養殖場,走“公司+基地+農戶”之路,促進虹鱒產業發展壯大。 4、加大科研力度,實現科技興鱒。從我市目前虹鱒養殖水平看,地下冷泉水養殖產量最高,效益最好,平均每平方米產魚20公斤,僅是考察點的最低水平;山澗水養殖更差,平均每平方米產魚11公斤,為最低水平的一半。從養殖成本看,我市為每公斤20-26元,與、山東等地無法相提并論。如何降本增效成為今后虹鱒產業發展中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因此虹鱒要發展,科技要
考察學習報告(通用7篇)
考察學習報告 篇1
不久前,我帶領草堰口鎮部分村黨總支書記參加了縣委組織部組織的赴青島考察學習活動。大家一致認為,時間雖短,但印象極深,感觸很多,收獲頗豐。所見所聞所學,猶如一股清新的春風,開闊了視野,解放了思想,提升了思維,振奮了精神,激勵了斗志。
一、青島的所見所聞
見聞之一:青島是一座非常美麗而發達的城市。她地理位置獨特優越,依山傍海,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是遠近聞名的旅游和度假勝地,是鑲嵌在膠東半島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青島強勁的發展態勢。據給我們授課的青島行政學院周教授介紹,青島連續五年國內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5項經濟指標保持20%左右的增長速度。全市40層以上的建筑高達1o多座,超過我省蘇南任何一個市。青島市新區的樓盤開價,已飆升至每平方8000多元。在青島開發區,到處都是花園式的工廠,到處都是川流不息的物流車輛,到處都是高高聳立的塔吊。青島北郊的即墨等3個縣級市,名列全國百強縣前列。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街上到處是名車,消費市場異常火爆。
青島是一座創造品牌的城市。青島在國內外不斷叫響的原因,不只是她是一個非常美麗的旅游城市,更因她的企業品牌。青島的工業很注重打造品牌,他們力求把品牌做響,把企業做大做強,順應國際化潮流,傾力打造企業航母。青島人神話般地創造了海爾、青島啤酒兩個世界知名品牌,澳柯瑪、海信、雙星3個國內知名品牌,這5個品牌撐起了青島工業的半壁江山,使青島的美名揚遍世界的每個角落。
學習考察報告范文(通用29篇)
學習考察報告范文 篇1
20xx年10月20日—10月21日,在南通市小學教師培訓中心王主任等領導的帶領下,南通市20xx年市級小學骨干教師培訓班的百余名學員,跨過長江來到了蘇州工業園區新城花園小學和園區二實小進行了為期兩天的考察學習,在這短短的兩天里,我的收獲很大。考察中,通過一看(看學校環境)、二聽(聽匯報課,聽學校領導的介紹),我從中有所感想,有所體會,有所收獲。
一、考察學校概況:
這次考察的兩所學校是新城花園小學和工業園區第二實驗小學,都是辦學水準我們江蘇一流、國內先進的學校。
新城花園小學是一所創建于1998年的新學校,是中新合作開發區內第一所公辦小學。學校具有先進的教學設施,校園網全部建成,自動化辦公系統、備課平臺、多媒體教室一應俱全,在省內處于領先地位。學校創辦之初,就將“教育為經濟建設服務、為學生健康成長服務”確立為辦學宗旨,倡導“師生人格平等”的教育理念,尊重關愛每一位學生。
新城花園小學堅持“堅韌不拔,追求卓越”的學校精神;堅持“賞識為主,鼓勵為本,學生至上,發展第一”的教學理念;做到“對每一個學生都一視同仁,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成功,讓每一個學生都獲得進步,讓每一個學生都學會發現”。
學校教師隊伍實力雄厚,教學業務能力強,72%的教師為區、市級的教壇新秀、學科帶頭人,100%的教師具備從事現代信息教育的技術和能力。
學校依托園區的有利環境,走“開放教育”之路,與新加坡孺廊小學等結成姐妹學校,開展互訪、交流,使師生有機會走出國門,接觸國外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為培養“國際人”奠定扎實的基礎。
教育學習考察報告(精選3篇)
教育學習考察報告 篇1
按照區人大常委會關于開展代表專題調研的要求,程橋街道人大代表組十分重視,在代表中進行了動員。經過代表們認真討論,確定了“建設國際第一范文網區”調研課題及陳設立為課題領銜人。為了搞好調研,代表們積極參與社區情況的摸底調查活動,并視察了上海耀中國際學校和上海長寧國際學校的辦學情況。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長寧區國際教育的基本情況
長寧區國際教育特點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1、長寧區國際學校建校早、規模大、有影響。長寧區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經過多年的平穩、有序發展,現有耀中上海國際學校、上海長寧國際學校、上海李文斯頓國際學校等3所知名國際學校,奧伊斯嘉上海日本語幼稚園等國際幼兒園4所,上海飛翔日本人補習學校等7所語言培訓機構,已初步形成涵蓋學前至高中階段教育的較完整教育體系。目前,長寧區可供外籍人員子女就讀的學校教育體制基本分為美式和英式課程,分別以耀中上海國際學校和長寧國際學校為代表,學校是以國際文憑組織教學大綱為教學目標的國際課程學校,招收的學生不受國別的限制,以培養世界公民為辦學目標,使用英語為教學語言,具有較強的國際性。
2、區內學校舉辦的國際班日趨規范。20xx年11月,上海市教委出臺了《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本市中小學、幼托園所接受外國學生(幼兒)若干規定的通知》文件,按照文件要求,自20xx年秋季正式招生開始,相關學校設立對外交流中心統一運籌招生、學生管理等工作,外國學生就讀方式由原來的隨班就讀改為獨立編班,截至20xx學年,長寧區共有延安中學、建青實驗學校、市三女中、新虹橋中學高中、市三女中初中等5所學校開辦國際班,共有國際班16個,外國學生187名。
學習考察報告(通用33篇)
學習考察報告 篇1
10月13日~15日,浦江縣教育局組織全縣小學校長及部分教辦主任一行共30余人,赴溫州市實驗小學和溫州市蒲鞋市小學進行教育考察。本次考察的重點是校本教研和學生評價問題。考察團實地考察了兩所學校,聽取了有關專題介紹,在以下方面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校園充滿朝氣和人文氣息
溫州實驗小學的辦學理念:"創設適合每一個學生發展的教育",體現在辦學目標上是"辦學品位化,校園生態化,教研特色化,管理人性化"。確實,一走進溫州市實驗小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關注世界,關愛生命"八字校訓。半天的參觀訪問,給我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 學校處處洋溢著一種蓬勃的朝氣,到處充滿著人文氣息。校園里綠草茵茵,小橋流水,典雅寧靜;校園一角的兒童樂園,充滿童真童趣,情趣盎然;別致的教學長廊,新穎的餐廳設計,分明可以看出他們的匠心獨運。圖書館,科學館成了同學們遨游書海,探索科學的好去處。每到下午第三節課,音樂室里琴聲繚繞,舞蹈室里舞姿婀娜,書畫室里揮毫潑墨,電腦室里暢游網絡,籃球場上龍騰虎躍,游泳館里蛟龍出水,校園真正成了孩子們向往的學園,花園,樂園。特別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學校里到處體現出對學生的關愛:別致新穎的課桌設計,五彩繽紛的餐桌顏色,充滿溫馨和睿智的提示語言等等。如:食堂里的"小主人,別忘了帶我回家","你愛干凈,我也是",操場邊的"來學,來玩,來創造",體育室的"我運動,我快樂,我成長",棋室的"后為棋之最,兵也不遜色",電腦室的"遨游在信息樂園,我就是快樂的",美術室的"欣賞美,感悟美,創造美"等等。真可謂是于細微處見真情,時時處處體現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走出去學習發展考察報告(通用3篇)
走出去學習發展考察報告 篇1
按照區委、區政府安排部署,3月1日-3日,區委副書記曹殿軍同志帶領區直有關部門及各鎮(街道)、開發區、高新園主要負責同志,赴江蘇省昆山市就城市建設、鎮域經濟發展、園區建設進行了考察學習。考察團一行先后參觀了昆山市民文化廣場、周市鎮商貿城、昆山市科博中心、千燈鎮炎武社區、淀山湖航空產業園等項目,聽取了相關狀況介紹,并就城市管理、工業發展、飛地經濟等問題作了深入細致的探討。這次考察活動雖然時間短暫,但資料豐富,受益匪淺,既開闊了視野、認識到了差距,又受到了啟迪、增強了信心,現報告如下:
一、昆山市的經驗做法
(一)城市建設氣魄之大令人贊嘆。昆山之行,我們深深地為其城市建設的大手筆、寬視野、科學性、前瞻性所吸引,為其建筑包羅萬象、風格迥異、彰顯特色、相互匹配所折服,為其堅持規劃優先、高點定位、多措并舉推進城市建設所震撼,與其說昆山是一座現代化都市,不如說是我國對外開放的一張名片。比如,在城市規劃建設方面,昆山市敢于跳出昆山做規劃,置身于長三角、全國乃至世界范圍來定位,圍繞“大城市、現代化、可持續”的總體要求,透過聘請國內知名設計公司甚至美國易道等國際大公司,對城市的總體發展規劃、各片區詳細規劃及各專項規劃,統盤思考,一次成型,嚴格實施,確保了規劃的先進性、指導性與嚴肅性。同時,按照“年年出精品、處處有亮點”的要求,每年都實施一批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項目,以及體育場館、文化廣場、藝術中心等功能性項目,逐步建成了集健身、休、文化、展覽、商業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市民文化廣場,占地1.2萬平米、全國縣級市最先進的公共圖書館之一的昆山圖書館,占地1.6萬平米、集中展示昆山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昆山科博館,總面積50平方公里、現已位居中國10大服務外包園區之一的花橋國際商務城特色建筑群等諸多城市亮點,目前全市城市化率已到達74%。在城市管理經營方面,昆山市堅持以“民生城 管”的昆山城 管品牌為抓手,把所有鎮作為一級執行部門納入數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