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教學設計 篇1
●○教材分析及處理
《浮力》這章一直以來都是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也是中考的必考內容之一。如何在教學中強調重點、突破難點,筆者認為需要從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入手。如果學生從實驗探究中認識到浮力的大小只與液體的深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與物體的體積、物體的密度、液體的深度等無關,就不難理解阿基米德原理了。因此,筆者對教材的順序做了些改動。第一節課認識浮力以及實驗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為學習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的利用埋下伏筆。第二節課順理成章的引入阿基米德原理并學習解決實際問題。這樣由淺入深,使學生從感性認識逐漸上升為理性認識,符合認知規律。本節課的重點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難點是理解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學生現狀
浮力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但是根據生活中的現象得到的一些結論是片面的。針對學生的一些錯誤觀點,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尋找真理。當然學生自主探索發現物理規律的能力總體來說比較差。因此,需要在教師引導下完成實驗探究活動,運用反饋信息及時調控教學過程。
●○教學三維目標要求:
1.知識與技能
⑴感受浮力的存在,理解浮力的概念。
⑵學習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的大小。
⑶理解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2.過程與方法
⑴經歷實驗探究,定性認識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⑵學習使用探究學常用的科學方法──控制變量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