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荊請罪》教學設計 篇1
一、簡介課文的由來
《負荊請罪》這個故事出自我國古代一部著名的史書叫《史記》,它的作者是司馬遷。司馬遷在這部書里寫了廉頗和藺相如的系列故事,取名叫《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從此被廣為流傳,被人們用各種形式搬上了舞臺進行表演。
二、體會劇本的特點
劇本:開頭先寫明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劇中人物。劇始和劇中的方括號內主要交代舞臺背景及人物活動情況。全文都是描寫人物的對話——臺詞,通過語言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劇中的小括號交代說話的表情、動作等。
三、初讀感知。
1、學會生字新詞,讀通讀順課文。
2、概括出兩幕劇的小標題:將相不和、將相和。
四、感情朗讀第一幕,并能分角色朗讀。
1、讀好的要求:
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精神品質;注意方括號背景的提示,小括號動作、神情的提示,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精神品質。
2、討論廉頗是怎樣侮辱藺相如的?他還可能會怎樣做?他為什么要這么做?藺相如又是怎樣做的?他為什么要這么做?
3、想象:如果藺相如寸步不讓、針鋒相對,那會是怎樣的結果?
4、體會第一幕中廉頗和藺相如兩人的不同行為和不同性格特點、品質。
廉頗:小肚雞腸、心胸狹窄、傲慢無禮、自私自利、爭名奪利、居功自傲、盛氣凌人、耀武揚威
藺相如:忍辱負重、心胸寬廣、顧全大局、大公無私、寬容大度、一心為國
5、根據第一幕的內容,選用關聯詞語說話。
不僅……還……,雖然……但是……,因為……所以……,如果……就……,無論……都……,寧可……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