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風箏 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依、歇、喪”等5個生字。會寫“精、希、卻”等12個生字。能讀寫“精心、希望、依然”等1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3)樂意通過上網或查閱書刊搜集有關風箏的資料,或動手做一做風箏,舉辦一次小小風箏展覽會。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朗讀體會“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2)收集有關風箏的資料。
(3)鼓勵動手做風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
二、教學重點
學寫12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
四、課前準備:
教師:搜集有關風箏的文字資料和圖片,放風箏的片斷,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制作風箏的有關材料。
五、教學課時:
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誦讀回味,表現情感
選擇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愛的一段話讀給大家聽,表達出感情。
二、細讀深究,體悟感情
1、學習第4自然段
a、讀一讀:用心讀讀第4自然段,能發現“我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嗎?
b、說一說:說說你讀后的`發現。
c、試一試:能不能用讀表現出不同的心情來?(可采用多次讀的方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