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課 飛天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飛天的藝術作品,飛天讓學生感受我國民間豐富多彩的飛天的藝術特點。人美版第九冊教案 第九課 飛天增強學生對民間工藝美術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鄉土文化、學習鄉土文化、保護鄉土文
化、發揚鄉土文化的意識。人美版第九冊教案 第九課 飛天
教學重點
了解飛天的藝術特點,掌握飛天的基本的創作技法,并試著用線條臨摹或創作一幅
飛天作品,表現出飛天的動勢。人美版第九冊教案 第九課 飛天
教學難點
用線條臨摹或創作一幅飛天作品,表現出飛天的動勢。
課前準備
課件、水彩筆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課件介紹:
飛天是從古印度傳來的佛教藝術形象。飛天在我國石窟藝術中,他們是優雅、美好
的化身,千百年來一直為大家喜聞樂見。
敦煌飛天,經歷了千余年的歲月,展示了不同的時代特色和民族風格,許多優
美的形象,歡樂的境界,永恒的藝術生命力至今仍然吸引著人們,不斷地給人們以
啟迪和美的享受。
二、欣賞和思考:
1、課本中的飛天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2、畫中人物飛翔的姿態是如何表現的?
3、飄帶與人物動勢有什么關系?
三、小組交流:
1、飛天的造型婀娜多姿、形態各異、你最喜歡哪一件飛天作品?
2、和同學說一說你的看法。
四、學生做業,教師巡視指導。
用線條臨摹或創作一幅飛天作品,表現出飛天的動勢。
五、課堂小結:
師生共同欣賞學生作品,感受飛天的美感以及線條的感染力,鼓勵學生繼續練習,
畫出更好的作品。
人美版第九冊教案 第九課 飛天
《飛天夢圓》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會認“嫦、娥、絢、穹、鍥”5個生字,讀讀記記“絢爛、壯舉、凌云壯志、積勞成疾、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等詞語。
2.默讀課文,了解炎黃子孫的飛天夢是怎樣變成現實的,從而理解我國航天人的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3.體會炎黃子孫為實現中華飛天夢的執著與努力,從中受到熏陶與教育,激發民族責任感及探索科學的熱情。感受我國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激發民族榮譽感。
教學重點:了解炎黃子孫的飛天夢是怎樣一步一步實現的。
教學難點:理解把夢想變現實這一過程所體現的中國航天人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教學準備
1.生字新詞卡片。
2.搜集我國航天工程的有關信息,及相關神話傳說的圖片。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圖片,談話揭題
1.教師出示以下圖片,學生自由欣賞,初步認識圖片中的人物。
女蝸補天、嫦娥奔月等圖片。
2.導語:這些神奇的人物有著我們人類所沒有的法力,他們騰云駕霧,自由行走于天地之間,他們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想象力的杰作。是什么樣的夢想激發著古人創造出這樣生動的神話,塑造出這般神奇的人物呢?
3.學生發言。
(是飛天的夢想,是飛離地球、邀游太空的渴望。)
4.教師揭題:是的,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千百年來炎黃子孫們不懈地努力著,XX年10月15日早晨,隨著一聲巨響,“神舟五號”飛船帶著楊利偉叔叔——這位中國第一名航天員來到了太空,首次取得了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飛天夢,終于成為美好的現實。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飛天夢圓》。
夢園飛天 教案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體會“神州”5號發射成功時人們無比激動、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結合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場面談談自己的感想。
教學重難點: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體會“神州”5號發射成功時人們無比激動、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結合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場面談談自己的感想。
教具準備:生字卡、掛圖、錄象
教學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1、自古人類都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像小鳥一樣飛上藍天,2003年10月15日這天,隨著“神州”5號的升空,中國人終于圓了飛天夢(板書課題:5 夢圓飛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
2、那激動人心的事同學們通過各種渠道有了一定的了解,請同學們談談你所知道的“神州”5號及楊利偉的情況。
二、自讀課文(自學要求):
1、讀準宇音,認清生字字形,讀順每句話。
2、畫出不懂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了解它們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請做上記號。
3、邊讀邊思考:課文描寫了哪些激動人心的場面,是怎樣描寫的?
三、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課文,幫助糾正字音和讀得不通順的地方
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
2、了解詞語的掌握情況,對學生不懂的詞語教師作適當講解。
3、指名讀描寫了激動人心的場面。
四、分段指名讀課文。
提出學習要求: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五、指導書生字
1.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夢圓飛天》練習設計(精選15篇)
《夢圓飛天》練習設計 篇1
課文原文(片段):烈焰升騰,大漠震顫。宛如巨龍的橘紅色火焰劃破秋日的戈壁長空,托舉著“神舟”5號飛船的火箭在地動山搖般的轟鳴聲中騰空而起,直指蒼穹。
設計語言訓練:
“神舟”5號騰空而起,此時此刻,我仿佛看到了——————————,聽到了—————————,內心感到————————。
設計步驟:
我先讓學生在反復誦讀本段的基礎上,感受飛船飛天的壯觀場面,再抓住重點詞語:烈焰升騰大漠震顫宛如巨龍劃破托舉地動山搖騰空而起直指蒼穹展開想象,從視覺、聽覺、感受等多方面去體會壯觀的場面,最后給出上面的句式,讓學生把內心的感受用語言表達出來,從而達到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
學生作品:
1、此時此刻,我仿佛看到了一條橘紅色的巨龍騰空而起,聽到了巨龍發出的巨大的轟鳴聲,心中感到無比緊張、無比激動。
2、此時此刻,我仿佛看到了“神舟5號”飛船騰空而起的身影,聽到了“神舟5號”起飛時發出的雷鳴般的響聲,內心不禁感到作為一名中國人的激動與自豪。
3、此時此刻,我仿佛看到了埋藏在地底下的千年巨龍騰空而起,聽到了巨龍發出的激動無比的吶喊聲,內心感到無比驕傲與自豪。
4、此時此刻,我仿佛看到了宛如巨龍的橘紅色火焰把“神舟5號”托舉起來,聽到了地動山搖般的轟鳴聲,內心感到無比自豪。
5、此時此刻,我仿佛看到了橘紅色的巨龍把“神舟5號”高高托起,聽到了高山和大地為“神舟5號”的吶喊和助威,內心感到無比興奮與驕傲。
6﹑《夢圓飛天》 練習(精選17篇)
6﹑《夢圓飛天》 練習 篇1
一﹑填空。
1﹑第二自然段中“寒風凜冽”是表示天氣寒冷的詞語,像這樣的成語還有:
天寒地凍 ﹑ 冰天雪地 ﹑ 滴水成冰 ﹑ 鵝毛大雪。
2﹑第二自然段中“人們就把目光聚集到這里—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這句話中的破折號的作用是表示解釋說明。
3﹑第二自然段中“嘹亮的《歌唱祖國》的樂曲聲響起來了……”這里省略號的作用是省略了歡迎場面的內容。
4﹑用一句話概括第二自然段的內容:人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來為“神舟”5號飛船送行,為航天員楊利偉送行。
5﹑2003年10月25日,是一個令全世界華夏兒女難忘的日子。因為航天員楊利偉乘坐著“神舟”5號飛船飛入了太空。浩瀚的太空從此寫下了中國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國人的腳印。
二﹑課文主要內容與中心思想。
課文記敘了“神舟”5號飛船載著航天員楊利偉首次飛行太空的過程。表現了中華人民實現飛天夢想的無比喜悅與自豪之情。
三﹑課后題。
1﹑﹙略﹚。
2﹙1﹚﹑人們當時的心情:緊張。
2﹙2﹚﹑人們當時的心情:激動﹑喜悅﹑自豪。 3﹑答:火箭升空時的壯觀景象﹑發射成功后指揮大廳的激動人心的場面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4﹑楊利偉 03.10.15 ﹙神5﹚;聶海勝﹑費俊龍 05.10.12 ﹙神6﹚;翟志剛﹑景海鵬﹑劉伯明 08.9.25 ﹙神6﹚。
《夢圓飛天》教學實錄片段(精選14篇)
《夢圓飛天》教學實錄片段 篇1
[教學片斷一]:
師:現在,讓我們來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神五馬上就要發射了,時間在一分一秒地逼近,聽(播放滴答的鐘聲),此時,你的心情怎樣?
生:緊張極了。
師:緊張到什么程度?能具體說說嗎?
生:我的心弦繃得緊緊的。
師:你把緊張的心情說生動,說形象了。
生:我的心都快快跳到嗓子眼了!
師:夸張的方法把你緊張的心情表現得恰到好處。
生:我心里好像揣了只小兔子一樣怦怦直跳。
師:你還能用比喻的方法來說!是呀,當時人們的心情也是這樣的。
出示:隨著發射時間一秒一秒地逼近,人們的心弦繃得緊緊的,似乎可以聽到自己急促的呼吸聲。
師:誰來讀一讀,把你剛才體會到的緊張心情表達出來。
[教學片斷二]:
出示:指揮大廳里一片歡騰,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澎湃的激情、勝利的喜悅和無限的自豪。
師:讀讀這段話,你體會到當時人們的心情怎樣?
生:無比的激動、喜悅、自豪。
師:當神五發射成功,指揮大廳里一片歡騰,但不同的人他們的感受也是不同的,讓我們走近他們身邊來傾聽他們的心聲,F在老師就是新聞記者,我來采訪大廳中的人群。
師:您好,總指揮先生,看到“神舟”5號發射成功,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生:我們的工作人員付出的努力沒有白費!我為祖國的航天事業有了新的突破而感到無比的激動,自豪!
師:雖然你的話不是激情澎湃,但同樣飽含著深情,我能聽出你的喜悅、自豪之情和對祖國深沉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