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圓飛天》教學反思 篇1
夢圓飛天教學反思
《夢圓飛天》是一篇通訊報道,報道了我國的“神舟”5號飛船發射成功的經過,文中火箭升空時壯觀的場面和人們那激動的心情都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在教學時從課題“夢圓飛天”入手,通過課題質疑:誰圓了誰的什么夢?學生自讀課文了解到,中華民族做了幾千年的飛天夢,如今終于夢想成真了。引導學生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交流人類對宇宙的癡迷,明確從古到今的中華兒女對太空的執著追求,重點指導學生多好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在精讀分析中著重引導學生從字里行間感悟夢圓飛天的喜悅之情和當時那激動人心的場面。教學時,我舍棄繁瑣的分析,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讀課文,然后談談自己理解了什么或印象最為深刻的場面是什么地方。可以先自己找并寫感受,然后四人小組交流,最后每組派一名主講人交流自己的結果。在交流“成功發射”這部分的教學中,我指導學生抓住“一秒一秒地逼近”、數字等關鍵詞語,同時引導學生想象:當你來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時,看到“神州”5號馬上就要發射了,你此時的心情怎樣?當時扣人心弦、激動人心的發射場面就讓學生感同身受。在講讀第十五自然段時,我讓學生想象自己來到了發射現場,此時你看到了人們都是什么樣的舉止神態?引導積累表示高興的詞語。同時更進一步點燃了學生心中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夢圓飛天教學反思
在教學本課時,我通過在教學目標設計時從整體效應出發,注意了縱向橫向之間的關系;從學生實際情感出發,適應個別差異的需要,從而使教學目標取得一定的彈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