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問我自己,明天在哪里。
失去方向,停在原地,生活只剩呼吸。
拼命找尋舊回憶,我問我自己
有沒有值得紀念的事情
上一次流淚,為什么早已忘記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星星
在每個角落綻放光明
而我們難免有恐懼
害怕擁有一切,又再失去的傷心
每個人都曾失去方向停在原地
今天,我問我自己,明天在哪里。
失去方向,停在原地,生活只剩呼吸。
拼命找尋舊回憶,我問我自己
有沒有值得紀念的事情
上一次流淚,為什么早已忘記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星星
在每個角落綻放光明
而我們難免有恐懼
害怕擁有一切,又再失去的傷心
每個人都曾失去方向停在原地
最佳成功的方向不是向前,不是向后,不是向左,也不是向右,它其實是“GPS”。
“馬上就要期中考試了,看看哪些人是向前跑,哪些人還在原地踏步,哪些人倒退?”老師說道。“誰說倒退就是不努力啊,說不定能幫我們發(fā)現一些隱藏的隱患呢?”我心里想道。在模考期間,我在進行著緊張的復習,可所有學科的模考成績出來后卻讓我大跌眼鏡,我既感到失落又感到喜悅,接著我便開始更加刻苦地復習了,為了能夠大步前進,我便開始針對每門學科進行了復習,可能是因為急于求勝,反而在復習中遺漏了許多知識點,這是我能感受到的,可因為復習時間不充裕,沒辦法全部涉及到。
期中考試后,成績考得依舊不理想,我既傷心又不解,為什么?我求前不行,求退也不行,怎樣才能取得好成績?到底要樹立怎樣的方向?
期中考試后的學習更加緊張了,我明白這時候灰心對我只有害沒有利,我迅速冷靜了下來,對老師每天講過的知識點進行復習鞏固,絕不放過一個漏洞,每日如此,漸漸地我發(fā)現,我對新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比較熟練,對細節(jié)的注意也很到位。有一天,數學老師要抽背一次函數增減性,英語、語文老師要默寫,除了英語老師提前說了其它都是臨時的,許多同學都沒有復習,幸好我每天都老老實實地復習當天所學內容,在背默中取得了好的成績。下午班主任找我談話:“雖然你期中考試考得有點渣,不過考試的根本目的就是反映你的學習狀態(tài)和態(tài)度,期中考試前狀態(tài)不好不要緊,看你現在調整的比較好,老師也比較開心,你只要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件事,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就一定可以考好!”老師一句話點醒了我,不知該向哪努力的我頓時清醒了。
取得成功,不是在于腳步的快慢,也不是在于腳步的大小,而是取決于你邁出的第一步的方向。
我的體育成績不算好,每次跑完步后都會想怎么不再跑快點步子,邁大點腳步呢?我會嘗試著去跟著別人的腳步跑,但別人總是方向未改變,朝著一個點進攻,而我卻是向左跑,想追上這個人,又向右跑想追上那個人,以致于每次跑步我都逃不出我那一組的后三甲。
那次期末體育考試我雖有些信心不足,但仍出乎意料的是那次八百米我在中途時超過了后三個人。當時我已經上氣不接下氣,筋疲力盡了。看后面的人快追上來,前面的人又離我很遠,我的方向又變得搖擺不定。該是向左邊跑還是右邊呢?向左邊跑,如果加把勁的話是可以超過前面的同學的,但是如果沒有把握好就會給后邊的同學鉆了空子。正當我猶豫不決時,前面的同學不禁跑遠了,后面的同學也追趕上了我。
不是因為我放慢了腳步,也不是因為我邁小了步子,因為我邁錯了方向,我隨著操場上的線跑到了最后一側,導致我不僅沒有扳回一城也沒有守住城池。
由此我想到,決定人生并不是說你的腳步是多么快速,也不是說你進步的空間是多么大,決定這些的都是“方向”!
社會上有很多人草草決定好自己要發(fā)展的方向,使邁開步子使勁向前追。可因為他選擇的方向是錯誤的,而且他已經跑得很遠很遠,以致于他連回頭都無法做到了。而另外一些人慎重做下決定后,緩緩地踏著有信心的腳步時,他也向著成功前進了一步,與選擇錯誤的人相距越來越遠。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我們置身何處,而是我們將前往何處。”
——題記
夢想
有人說,夢想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它能給人以汩汩清泉般源源不斷的動力,讓尋路人踏上夢想之途,到達夢之彼岸。
他是一個有著偉大夢想的孩子,它有著昂揚的斗志,堅定的信念,堅強的意志。“我是要成為海賊王的男人!”這樣一個耳熟能詳的句子,是無數人童年美好的回憶;同時,也是他夢想的起點。他想要成為一名名副其實船長,他想要自己親手建造一艘獨一無二的船只,能夠載著他的夢想駛向遠方。
學校里,課業(yè)水平并不十分突出的他,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步入體育生的行列中,區(qū)第一名,市第三名,省第七名……二級運動員,一級運動員……他深知體能對于一名船長的重要性,他在向著自己的夢想努力著,不多,不少。( )
執(zhí)著
起初學習不好,最終名列前茅。這樣類似的事例已經被從小到大遇見過的老師,家長“修剪”成各種版本,身為聽眾的我們,業(yè)已能夠倒背如流,還有什么新鮮的呢?無論我們現在怎樣,身處何地,只要我們執(zhí)著追尋著自己的方向,成功定不會辜負眾望。我們又何嘗不知這淺顯易懂的詞藻,但說再多,也不如親身經歷來的真切。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他最喜歡的句子。從小學三年級他轉學到我們班上后,我才真正認識了這樣的一個他,一個打架,斗毆,桀驁不馴,玩世不恭的他,因在家鄉(xiāng)打架受傷,休學一年,后轉學來到一個新的城市,來到我所在的學校的他。可貴的是,他有一個熱愛讀書的習慣,也不曉得,究竟是哪一天,哪一本書中的哪個句子,給了他啟發(fā),讓他找到了方向的尾巴,后來,憑著他的執(zhí)著追尋,與我一起考入了同一所重點高中。
一片氤氳之中,我的眼前又浮現你笑靨如花的容顏,我行著,卻不知道該怎樣靠近你,我們之間存在的是什么?咫尺天涯
我正陶醉于文藝女青年歆兒的華麗辭藻之中,忽而聽見了不和諧的聲音:我x!什么破東西啊!頓時,哄堂大笑。
現在的電影都在向什么方向發(fā)展呢?道具服裝極盡奢華,可是臺詞張口一句鳥,閉口一句呸。除了引人發(fā)笑的庸俗笑話,就沒有一點文化內涵。而上個世紀到這個世紀的許多作品都成一個代經典。一句敢問路在何方引起多少人回憶,試問今天的《西游記》哪一個版本能超越它?就連我這個95后都更傾向于這一版本。當今中學生寫作、講話就如飽受爭議的穿越劇,抄襲老套、無內涵,怎能與一些經典之作諸如《紅樓夢》《射雕英雄傳》相比?
我們輸給了過去,更輸給了時間。
莎士比亞的傳世之作《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至今還能為人所銘記,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不僅是僅供娛樂的消遣品,它還是藝術品,它是藝術家經過時間沉淀出來的,他們經過了思考,享受著其中的痛苦與歡樂,才將作品公之于世。乾隆一生留詩千首,無一成名,而夏洛蒂勃朗特僅憑一本《簡愛》便千古留芳。電影藝術發(fā)展的道路,正如我們中學生之中存在的普通現象,其實也廣泛應驗于社會生活中,那就是我們做很多事的時候,都不經過深思熟慮。數學王子高斯尚且因為一兩個細微的小問題不愿發(fā)表論文,我們又能得意到哪去呢!
方向,應當是內涵,歲月思考的沉淀。有錢可以任性,但站在前進的岔路口上,誰都玩不起。
白云的倒影逆著水游
我拖著腳步
逆著白云走
煩亂而低迷
八個方向在頭上旋轉
走不完的路
想不通的事
憂愁而迷茫
冬去春來風雨總不休
風不是災難
鮮花如果沒有它
再美又怎么樣
會沒有結果
雨不是洪災
生命如果沒有它
再強又怎么樣
會不能延續(xù)
少年也識愁滋味
只是不可以
耿耿而不能釋懷
不可能一輩子不勇敢
不可以一生都不快樂
不可以一直都不成熟
蝸牛有負擔
但是它很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