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音樂《童趣》教案教學設計范文 篇1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目標:
1、初步了解學習文言文的意義和方法。
2、積累文言詞語(通假字、一詞多義、成語、省略句)。
3、翻譯文言文,把握大意。
4、反復朗讀,熟讀背誦。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6字法):
1、讀——反復朗讀,在讀中體會“趣”
2、譯——自主、合作、探究,啟發和疏導學生主動求解、不機械地文白對譯,譯中激發“趣”
3、析——讀議結合進行評述,體認作者的“趣”。
4、積——整理文言詞語和句子,以及背誦達到積“趣”。
5、聯(延)——培養學生自覺發揮自己的想象和聯想進行創造“趣”。
6、練——訓練是為鞏固課堂所學,也是為知識積淀、能力養成。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學會觀察、體味人生,熱愛生活。
2、獲得審美愉悅,培養審美的情趣。
教學重點:
誦讀和背誦;翻譯和整理文言詞語
教學難點:
賞析作者的“情趣”并創造情趣。
教學方法:
讀議結合法、評述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依據:
1、學情分析:學生被課業負擔、名次包袱壓抑得心靈較為麻木;又是第一次學習文言文,疏通文意時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因此要極力激活學生的心靈,使學生積極感悟并發現生活中的情趣;還要樹立學生學習文言文的信心。
2、文體分析:文言文語言簡潔、典雅,基礎是理解大意,因此重點多是“讀”“譯”“析”。
3、文本分析:《童趣》是一篇充滿童真童趣的文章,能引起學生的同感、誘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因此抓住文眼“趣”字設計成“趣讀課”,分為四大板塊:譯讀激趣——析讀品趣——理讀積趣——想象創趣,以一個“趣”字串珠,線條比較單純。這樣設計的好處是:有朗讀訓練、積累詞語等基礎知識方面的落實,也有結合學生體驗和經歷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的訓練,正是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體現,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