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級地理下冊優秀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是本單元的第一部分,也是本單元教學的前奏和基礎,它與后面的大氣熱力狀況、大氣運動以及許多天氣、氣候氣象知識都有直接聯系,如:臭氧對紫外線的吸收,二氧化碳的保溫作用,人類活動對大氣的影響等。考慮到本校學生起點較高和需要開發較多的思維能力和地理分析能力,既顧及了知識的整體性,又考慮了知識的層次性,為了讓學生下一步了解和學習大氣打下基礎,要在原有課文的知識基礎上適當延伸知識和聯系實際,本節課教學效果如何將直接影響后面幾節課的教學。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大氣的組成及其作用;理解大氣的垂直分層及各主要層次的主要特點。
(2)能力目標:培養讀圖、閱讀和概括能力;運用因果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3)德育目標:理解大氣的存在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尤其是對流層和平流層、電離層與人類活動的關系,樹立人類與環境相互協調、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觀念和意識。
3、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大氣主要成分對環境生命活動的影響;大氣各層的特點和人類活動與各層大氣的關系
難點:大氣各層的氣溫垂直變化原因,大氣運動方向和天氣變化狀況之間存在著內在的因果聯系。
4、教材處理可分兩部分:一是大氣環境和大氣的組成這一部分可設計表格或簡單的設問讓學生閱讀并小結,教師可以將大氣的作用知識適當的延伸,如與物理化學的聯系、大氣熱力作用聯系等。二是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這部分是教材的重點難點,知識前后因果關系密切,如大氣成分與大氣溫度的垂直變化密切相關、大氣溫度的垂直變化與大氣運動的聯系、大氣運動與天氣變化狀況的關系、天氣變化與人類活動的關系等。學習本部分內容時重點從溫度的垂直變化特點入手,由因導果,層層深入,大氣各層的特點就比較容易理解和掌握。對于我校的學生可以將這一部分知識與第一章和下一節大氣運動適當聯系,為學好下一章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