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意林有感1
記得第一次讀意林的是在高中,當時是同學拿的這一本雜志,處于好奇就和他開玩笑,到最后他實在受不了我了就把這本書給我看了。當時大家都很喜歡看這本雜志,后來老師也經常提起其中的文章,我也漸漸受到了影響,于是也開始看。
到現在讀意林也有一段時間了,但是書中的內容始終吸引著我,感人的故事,幽默的故事,發生在身邊的事。這些事情都可以和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做類比,在其中能夠感受到作者們對人生的獨特看法。許多事情都與身邊的事情息息相關,從中感觸良多,真的很感謝意林的作者,是他們讓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諦。
說什么好呢,就是喜歡,當自己找到了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并且可以讓自己堅持不懈的讀到現在,對自己是一個很大的激勵,成就感就更不用說了。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增加了信心。意林幫助我很大,在建立起信心的同時,在感悟一下人生這是多么寫意。我激動并高興著。希望意林能夠繼續寫下去,我也就能繼續做一個忠實的讀客。
讀意林有感2
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名為《意林》,令我感受頗深,明白了許多人生哲理。蛋鋪里的安娜、窮書生、一個走運的人……都深深的觸動了我的心弦,令我久久無法忘懷。有些人可能一生都默默無聞,但他們的身上,往往有許多都市人缺少的優秀品質。其中,最打動我的是一個名叫蘇紅珊的女孩。
她出生在洛陽市新安縣最窮的郁山溝,她爹在她六歲時病故,她娘又是個傻子。她生下來左手就是個骨包,還得了小兒麻痹,右腿萎縮著高吊不著地,19歲時還得了一種怪病——頭痛。天天小疼,幾月大疼,發作起來就跟瘋子一樣撞墻。18歲那年,她娘又走了,于是她拄著拐去了洛陽,以重殘的身體靠擦皮鞋來維持生活,艱難度日。一天,她又犯病了,一下一下地碰樓角,鮮血直流。后來被人送到醫院,查出兩種要命的病:腦瘤、附帶抑郁癥。我覺得,一般人遭遇這種經歷后,已經沒什么活下去的希望了,可她在痛勁過去后,竟很天真地笑了笑,似乎疼痛已經成為生命中必做的事,痛過去就不痛了,不痛便是生命中最大的幸福!有一位仙態老人被她的精神打動,主動為她免費扎針,老人說,他一生沒見過這么能忍痛的女孩。而女孩卻笑著說:“我占了人間一條命,就得負責,就不能丟開這條命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