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一句古話,可是有很多人卻沒有真正理解過它。一個人的行為習慣,道德品質,和他成長的環境有很大的關系。
少年徐佳浩曾和我們一樣,原本也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后來,他的爸爸得了病,被鋸掉了雙腿,還截掉了右手。由于沒錢,房子被迫賤賣,媽媽離家出走,他和爸爸租住在鄉下,一間簡陋的房子里。年幼的佳浩早當家,他在外面找了份活,以便養家糊口。鄰居資助他,他拒絕了,他要自食其力,獨自撐起這個家。徐佳浩用自己的錢開了一個小賣部,這樣更方便照顧父親的飲食起居,懂事的徍浩還經常抽空陪父親去曬太陽。他默默無聞,任勞任怨,沒有因為家庭的貧困,生活的艱辛和媽媽的離家出走而自暴自棄,心生怨恨。
這是一個多么感人的真實的故事啊!不少人在這個年紀還在爸爸媽媽的懷里撒嬌,而他早已成為了家里的頂梁柱。我們的周圍,又有幾人能具備他這樣的美德呢?
前不久,我聽爸爸媽媽說過一件事。在我外婆那里,有一個男孩,他的父母都在外面賣苦力掙錢,他和年邁多病的奶奶住在一起。男孩因為成績不好,經常挨老師批評,結果他自暴自棄,逃學,偷東西,打架等壞習慣都染上了,初中沒畢業就被學校開除了。輟學后,他不思悔過,反而和社會上的不良青年拉幫結派,好逸惡勞,吃香的喝辣的,泡網吧,父母給的錢遠遠不夠花銷,然后開始搶,偷,騙,什么壞事都做得出來。終于,他因為打群架,用刀子捅傷了別人而蹲進了監獄,為自己的丑惡行為付出了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