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實驗學校 單夫菊
黔之驢,龐然大物也,然,不勝怒,踢之,而黔驢技窮,終被老虎食之。
讀罷,我一方面為老虎的狡詐和兇殘而憤怒,另一方面也為黔之驢的悲慘命運而惋惜。
掩卷凝神,我陷入深深的沉思:
現在,我不就是“黔之驢”嗎?
我所面對的學生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個性越來越張揚,管理和教學是越來越力不從心,真的有那么一天,我也黔驢技窮時,想必下場和黔之驢的下場沒有什么兩樣,于是我情不自禁的汗流浹背。
我反思黔之驢,如果他不怒,不踢之,就不會有技窮的顯示,終以龐燃大物展示在老虎面前,而老虎必將終不敢前,而終懼之。
如果這么想的話,驢的悲慘下場不在于老虎的強大,而在于沒有認請自己和了解敵人老虎的情況下,就盲目的蠻干、硬干。
這么想下去,如果驢以龐然大物之形不顯示強,就不會有硬碰硬的沖突,和老虎和諧相處下去也說不上。
再說,學生畢竟不是老虎,我自然沒有被吃掉的危險,這么想懸著的心自然也就釋然了,但黔之驢的下場使我警覺,決不能夠學黔之驢的。
怎樣才不會犯黔之驢的錯誤哪?
那就首先了解我們的對手——學生:
現在的學生個性張揚,自我意識強,有著強烈的自我成功欲望,渴望被理解,渴望被尊重,更渴望被老師、同學、家長認可和肯定,但另一方面也更容易沖動,偏激。
再來看我們自己:
我們有淵博的知識,高尚的情操,崇高的人格,堅定的信念,這些就是我們的本錢,所有的這些使我們在學生看來,儼然就是龐然大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