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剛剛上一年級還是二年級的時候課本上有這樣一篇課文“狼和羊”,大致講的是一直在上游喝水的狼看到一只羊在下游喝水。狼說:小羊,你把我喝的水弄臟了。小羊回頭說:親愛的狼先生,我在下游喝水,怎么會把你上游的水弄臟呢。結果是狼吃掉了可愛的小羊。這個故事說明的道理就是遇到狼一樣的壞人,跟他說什么道理都是不管用的。道理簡單而又易懂。
時至今日,我依舊坐在電視機旁陪著我將三歲的女兒看《喜洋洋》的動畫片,依舊是一片歡聲笑語。不過劇情中的失敗者總是灰太狼。雖然他總是堅持不懈做著吃羊的美夢,也為此一直辛苦的奮斗著,但勝利的永遠都是小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機智勇敢,即使面對比自己更強大的敵人,也是可以戰勝的。從孩子天真的角度和唯美從發,灰太狼和小羊們的關系可以理解的。從一個成人的角度,我卻看到的灰太狼的不容易,他為了愛人堅持抓羊事業,不管怎么樣窘境他都是用一句話結尾“我還會回來的”。他在為生活奔波,為達到祖上留下的傳統而堅持,為了狼性而奮斗。這是否又是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呢?莞爾一笑。
狼和羊的關系從古至今一直在演繹,看過《狼圖騰》這本書的人一定對狼的性格有些了解。我喜歡狼的睿智、團隊意識、兇狠、不達目的不止的風格。但狼是可怕的和危險的,不要因為動畫片中的灰太狼而覺得狼是好欺負或者無能。灰太狼的失敗主要是因為作為兒童動畫片的產物,更沒有將狼群的威力展現出來。
狼群捕食從來不是涸澤而漁,他們每次行獵都有組織和計劃的。為了等待獵物出現和進入他們的埋伏圈,他們可以放棄在口邊的美食,在饑餓和寒冷中蜇伏等待幾天為的是大餐的到來。他們不會放過任何一次為延續狼群而斗爭的機會,但他們也從來沒有因為獵物數量太多而瘋狂獵殺,知道適合而止。這才是令人尊敬。狼是具有理性的動物,他們很少因為貪吃而丟失性命,他們都知道吃得太飽會失去奔跑的能力。每當他們感覺因吃得太多而有危險的時候,他們都是先吐出胃中的食物后全力逃出危險范圍。我敬畏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