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駐心中的精神—讀《雷鋒日記》有感
萬佳慧
“學習雷鋒,好榜樣……”這首家喻戶曉的民歌時常在我耳邊響起。
雷鋒出生在1940年簡家村的一個冬天里,他一生從事革命事業,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人民,記得他曾說過:“青春啊;永遠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屬于這些永遠力爭上游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雷鋒叔叔那么偉大,他雖然離我們而去了,可他毫不利己,默默奉獻,愛崗敬業的精神永遠留在我們心中。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者你生活的崗位位上?……”這是出現在雷鋒叔叔日記中的一段,從這里,我就知道他是那么的盡職盡責,做好了自己的本分。堅守著自己生活的崗位,他徹底為人民服務了,為人民利益死的,他的死既光榮又有價值,比泰山還重呢,我們難道不應該向他學習嗎?
雷鋒,一個多么熟悉的字眼啊! 他,是我們的榜樣.我們要學習他的無私奉獻,學習他的刻苦,學習他的善良,學習他的一切一切. 當今社會,我們十分需要像雷鋒的人,為人民服務,寧可犧牲自己也愿幫助別人.如:當雷鋒放假時,他也不收分文去幫助工人干活且不留姓名做好事.又如,他在下雨天,幫助大姐背小孩走山路回家. 這舍己為人的精神十分值得我們學習.如果每一個人都像雷鋒將是一個"大同社會".毫無紛爭,只有人民生活幸福,安居樂業的樣子.
《雷鋒日記》,它主要講了一次,雷鋒叔叔去看電影,趁放映前的短短時間看書學習的故事.反應了雷鋒叔叔爭分奪秒,孜孜不倦和具有釘子一樣的"擠"和"鉆"的精神.同時也教育了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也要像雷鋒叔叔一樣,具有釘子一樣的精神.讀了這篇日記,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以前的學習態度. 實是慚愧…… 記得以前雖然說在學校里我總是非常認真!上課時,高高舉起小手;下課了,低頭寫著作業;中午吃飯時,努力管理著這組成員;但是一放學,那副認真的樣子就飛灰煙滅了,一回到家就放下了書包,奔向奶奶面前問:“奶奶,飯好了嗎,我想吃飯。”就算時間很早很早,也要爭著嚷著要吃飯,把作業這一回事都忘到一邊去了。更別談寫作業時了,有些時候就連最最基礎的計算題都會錯,比如:124+86=200……都能算錯,而正確的答案又特別特別好算,就是等于210,要是這是在期末考試,那就白白少了1分,雖然1分可能在你眼里不值得提,但是往往是這1分讓你失去幾萬元,讓你下降幾十名次。所以說雷鋒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