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體會詩句流露出曹操的思想感情,領會全詩的主旨。
2、反復誦讀,體會本詩的藝術特點,學會鑒賞詩歌的方法
教學重點:
體會詩人曲折表達自己渴望招納賢才以建功立業的心情。
教學難點:
1.通過詩歌的語言把握詩歌的意境(內容)。
2.運用典故及引用詩句表達感情的技巧。
教學方法:
1.誦讀法:反復誦讀,逐步加深對詩意的理解。
2.點撥法:以點帶面,抓住關鍵詩句進行點撥。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語(以俗語引入對作者的介紹):
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appears(說曹操,曹操就到),有沒有同學知道這句俗語的意思?“devil”一詞是什么意思呢?為什么要把“魔鬼”翻譯為曹操呢?請談談你所了解的曹操。
(展示幻燈片)作者簡介:曹操(155-220),字孟德,東漢人。三國魏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他“外定武功,內興文學”,是建安(漢獻帝年號)文學的開創者和組織者,其詩直接繼承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傳統。他的創作一方面反映了社會的動亂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現了統一天下的理想和壯志,具有“慷慨悲涼”的獨特風格。這種風格被稱為“建安風骨”或“魏晉風骨”。
二、合作學習、賞析詩歌:(微觀入詩)
1.微觀入詩,就是從理解詩意開始;而理解詩意,就是從誦讀開始。此詩格調高遠,感情豐富,是詩人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哪位同學先自告奮勇朗讀一下這首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