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設置動畫效果》的教學反思 篇1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高度自主探求、自主創造的學習方式和學習行為。研究性學習的主要特點是重主體、重問題、重實踐和重過程,它體現的是學生全面素質發展為本的理念。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要跳出單純的技術教學理解范疇,從整體把握,以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技能和知識為出發點,以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為最終目的和歸宿。基于以上認識,我始終以學生的探究活動為“支點”,來組織教與學。
一、整體把握,全局調動。
激發學生的內需是促使學生投入學習的不竭動力。課伊始,以圖文并茂、生動活潑的家鄉行展示給學生,從情感和興趣雙重入手,全局調動。以分層式的探究活動來層層推進,步步深入,探究活動注重向有效方向發展。從“試之而后快”的激情,到“逐一擊破”的喜悅,彰現出探究活動的魅力。作品的完善,互動賞析,直至課外延伸作業,都是以探究為支點展開的。
二、合理引領,有效探究。
教師是學生與知識的“媒人”,在教學中,教者始終以組織者的身份出現,把實踐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只是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指導!坝袥]有哪位同學嘗試過設置動畫效果?誰愿意把自己在嘗試中的發現來分享給大家?”以部分學生已有的嘗試經驗作為引領學習的前奏,拉開了探究活動的序幕。成與敗,得與失,親歷親嘗,體會到學習要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從而為下一步學習奠定良好的知識基礎和探索技巧。三個具有梯度的問題,把學習推向更為深入,進入了學習的第三個環節,“自學—嘗試—發現”的過程,探究的活力,得到升華。同學共進,是團隊之間友誼和智慧展現。面對學生的問題,可能學生互助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但缺乏教師的專業引領,可能差之毫里,謬之千里,所以,在必要時還要能“參與進學生的研究隊列,為學生的探究發現定向導航。”讓自主探究更具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