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我就不給,你怎么辦?”“你必須給。”一陣爭吵的聲音把我吸引了過去,我忙跑過去一看,原來是一位叔叔和阿姨在吵架。
只見叔叔雙手叉著腰,瞪著眼,吼道:“你坐壞了我的桶,已經沒辦法用了,賠我二十五塊錢。”阿姨也不甘示弱:“你那桶上應該寫個勿坐什么的。由于你 的原因壞的,我可不賠。”叔叔一聽,暴跳如雷:“這桶是裝藥的,藥要是撒了,那就不止這個錢了,我只讓你賠桶的錢,就便宜你了。”說完,罵罵咧咧地走了。
我可是一名小記者呢,這樣的場面我豈能放過。我三步并作兩步的跑上去,問阿姨:“您能不能告訴我發生了什么事?”誰知,阿姨白了我一眼,沒好氣地說:“小 孩子,不關你事!”說完,便生起氣來。我碰了一鼻子灰,不過并不氣餒,繼續請求。阿姨禁不住我的軟磨硬泡,只好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我。
原來,阿姨累了,看看沒座,就坐在桶上休息,誰知,把桶坐壞了。
我趁熱打鐵,又問阿姨:“您怎么看這位解決問題的叔叔?”阿姨回答:“我覺得他脾氣太倔,三頭牛都拉不回來。要是他脾氣好一點,我可以直接賠給他錢 呢!”“那您當初想到會這樣是不是就不坐桶上了呢?”阿姨猶豫了一會兒,還是答道:“是的,我想到會這樣,我肯定不會坐那上的。”說完,阿姨向警衛室走 去,找那位叔叔交錢去了。一場“戰爭”就這樣被我化解了。
啊,采訪可真鍛煉人的腦細胞哇!
【第2篇】
每當我在大街上,電視里和報紙上看見記者采訪的蹤影,總會想到:記者嘛,很簡單,不就是問問題,誰不會問呀!還要陪一個人,真麻煩。就在那天,我在上寫作課時,老師布置了一個別出心裁的作業:就是讓我們采訪同學,從那天開始,我終于明白了做記者并不是很容易的,不僅僅是隨便問問題,而是問一個問題,就會一下子抓住重點,由重點展開一系列的談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