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本:《重新發現地理學》(美國國家研究院地學、環境與資源委員會地球科學與資源局重新發現地理學委員會 編 學苑出版社)
閱讀計劃:工作八九年來,常在一些場合聽報告,業余看地理教學雜志,論壇交流,外出學習等場合,多次聽到地理同行們提到這本書,于是心里產生了想拜讀一二的念頭。于是這兩年一直想買到這本書,逛新華書店,漫游網絡書店,常常是缺貨。終于在XX年12月25日,再次漫游卓越網書店發現有貨。于是一口氣定了包括這本書在內的十本書。這之后又陸陸續續零星購買了三四次書,又花了幾百塊錢,買齊了《現代教師讀本》五卷本,買了兩本世界地圖和一本中國地圖,買了《孩子,把你的手給我》等書。XX年想讀的書,想收藏的書備齊了。XX年1月至2月,業余時間,不夠細致,缺乏精深的讀了第一遍。
讀書感悟:這是一本本該細讀、精度的新穎著作我卻泛泛而讀。因此,以下心得和感悟只能是很粗淺的想法,一些話語流于抄寫書中的《中譯本序:我們更需要重新發現》和美國國家研究院院長寫的《序》以及《前言》等。
1、通過閱讀此書,對美國地理學界近二三十年的發展概況了解了一點。之前對國外的地理學以及地理教育一無所知。坦率地說,本人對于中國國內的地理界也幾乎是一無所知,盡管XX年加入了中國地理學會,但頂多只是偶爾看看學會定期寄來的會訊,看看中國地理界的院士和骨干教授們的照片。這些專家們的文章,艱深枯燥、專業性強,偶爾在愛人的大學圖書館的相關期刊上看到一二篇他們的文章,常常難以讀完,讀完之后好像常常不知所云。淪入應試教育牢籠的中學一線教師很難看到外面的世界,我自比是一只井底之蛙。學科前沿知識方面的論著和論文等常常需要一些高等數學知識,而這些基本都遺忘了,還有長時間教中學地理,大腦有點不太喜歡鉆研艱深、有難度的東西。突然想到,新教育倡導知性閱讀而非感性閱讀,我這網購的大部分書,不是勵志類,就是訪談類,或是隨筆類,往往圖快,像吃快餐一樣,讀的價值到底有多少呢?為什么不沉心靜氣地研讀一些有難度的地理學科的專業書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