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 篇1
教材分析:
課文回憶了我十一歲時發生的一件事,事情是按照發展過程記敘的:從去釣魚寫到釣到一條罕見的大魚,從不肯放魚寫到依依不舍地把魚放回湖里,最后寫34年后的感悟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11個生字,正確認讀14個詞語。
2、引導學生理解父親沒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將鱸魚放回湖中的理由,讀懂我從釣魚這件事中所獲得的啟示,懂得從小接受嚴格教育的重要,并從中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提高抵制“魚”的誘惑。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從中體會我和父親的心理活動,并能概括我的'心情變化的過程。
學習目標:
1、認讀11個生字,讀出14個詞語。
2、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讀懂釣魚給我帶來的啟示。
學情分析:
本文生字不多,故事情節簡單,寫的又是人們所熟悉的生活,大部分學生經過預習,能利用生字表和字典認識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多數生詞,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而對課文中“正像他的父親教誨他的那樣,……”一段話的理解有一定難度。讓學生把課文與生活聯系起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教前準備:
學生:布置學生預習課文,利用生字表、字典認識生字,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把自己的體會和疑問批注在課文的空白處。觀察生活中有規則的事例,舉一、二件和同學交流。
教師:教學課件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知道詹姆斯蘭費蒂斯嗎?他是美國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師,他為我國廣大讀者所了解,不是因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寫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對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無人知,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有件事做得對做得好。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篇課文。選入課文時題目改為《釣魚的啟示》(板書課題)我們一起把課文的題目讀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