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 題 ] [ 課 型 ] 新授課[授課班級][授課時間][授 課人][教學目的] 1. 了解excel的功能和特點。2. 了解excel窗口組成。3. 了解excel工作簿、工作表、活動單元格等有關概念。4. 掌握excel的啟動和退出的方法。5. 掌握數據輸入和修改的方法。6. 掌握工作簿的建立、保存和打開等操作。 [教學重點] 在工作表中輸入數據。[教學難點] 工作簿與工作表的關系;保存工作簿到自已的文件夾。[教學方法] 教師演示與學生上機實踐相結合。[教學器材] 計算機、投影機。[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與明確學習任務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經常要和一些數據表格打交道。大到一個國家每年的財政收支統計,小到一個班級學生的學習成績表,都離不開數據表格。過去人們處理這些數據表格時,總是先用筆和尺在紙上畫出表格,然后根據原始數據計算出結果,最后把它們填在紙上或是根據這些數據做出圖表。現在有了計算機這一現代化工具,可否用它來幫助我們處理數據表格呢?答案是肯定的。接著,教師用計算機演示事先已制成的電子表格,如《課外活動表》、《課程表》、《我國上網人數調查表》等(在“課堂用表1”工作簿中)。此時教師發問:同學們想不想知道計算機是怎么處理這些數據表格的?剛才演示的幾張表格都是用計算機中的電子表格軟件制作的,電子表格軟件是集表格處理、圖形顯示和數據庫功能于一體的計算機應用軟件。常見的電子表格軟件主要有excel、lotus1-2-3等。好,從現在開始,我們就一起學習使用計算機中的電子表格軟件excel來處理數據表格,學完這一章后,每個同學都要完成一項任務:制作一張電子表格(主題自定)。我們給每個同學的表格都要打分,并記入檔案,作為學期成績的一部分。二、演示講解新課,強調注意事項教師:請同學們用一分鐘的時間閱讀課本,了解電子表格軟件excel的功能特點和窗口組成。然后讓一名學生回答excel的功能特點。功能:excel是microsoft office中的一個電子表格軟件,具有友好的界面、用于數據的輸入、計算和輸出;用形象化的圖表來表示數據;有強大的數據計算和分析處理功能,實現數據篩選、排序、數據查詢和分類匯總統計等;工作簿共享功能使多個用戶能同時處理同一工作簿;excel是迄今為止功能最強的電子表格軟件。特點:操作簡易、各種處理功能更加強大。接著教師告訴學生這一節課重點是建立一張《課外活動表》的電子表格,如圖5-j3所示,并把此表格再次演示給學生看,以便引出“啟動和退出excel”、“建立工作簿”“輸入和修改數據”、“保存工作簿”和“打開工作簿”等內容。這里要強調活動單元格、單元格地址、工作區、工作表、工作簿等概念,要介紹excel中的“菜單欄”、“常用工具欄”、“格式工具欄”、“編輯欄”、“工作表標簽欄”等窗口組成情況。
圖5-j3 建立一張“課外活動表”
1. 啟動excel。方法很簡單,讓同學們回憶以前word軟件是如何啟動的。演示:1)雙擊桌面上快捷按鈕 2)開始/程序/ excel一邊講解一邊作簡單操作。
2. 建立工作簿。當我們每次啟動excel時,系統將會自動為我們打開一個新的工作簿book1.xls,也可以不斷的新建工作簿;單擊“文件”菜單中的“新建”選項,彈“新建”對話框,在其中選擇“工作簿”模板選項,再單擊“確定”按鈕。單擊常用工具欄中的“新建”按鈕,將跳過“新建”對話框而直接新建一個工作簿。(演示)一般而言,一個工作簿可以包括多張工作表,每張工作表中都可以存放數據和圖表,在當前工作表標簽中顯示的就是當前工作簿里每個工作表的名稱。默認的有三個:sheet1、sheet2、sheet3,單擊sheet1標簽,就能激活并進入相應的工作表。這時,這個被激活的工作表就稱為活動工作表,我們可以對它的內容進行編輯、修改等操作。如果把book1比作一個練習簿,那么工作表sheet1、sheet2、sheet3就好像是練習簿里三頁空白的練習紙一樣。
3. 輸入和修改數據。以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sheet1為例,它由許多矩形網格組成,這一個個網格我們稱之為:單元格。鼠標單擊則可以激活單元格,這時,在它的周圍出現深色的矩形框,你可以在里面輸入文字或數據,也可以修改該單元格中已有的內容。演示:輸入《課外活動表》中的標題“初一學生參加課外活動情況表”。輸入標題后講解:每個單元格在表中都“有名有姓”,我們稱其為“單元格地址”,它以數字為行標,以字母為列標。比如當前單元格位于第一行、a列的單元格地址就為a1。一個工作表最多包含65536行,256列。輸入數據時,教師可先演示在單元格中輸入幾個數據,其它數據找幾名學生模仿輸入,以培養學生大膽動手實踐能力,教師從旁指導。(這里可能要花一段時間)教師應指出,計算機中的數據是指所有能疲計算機接收和處理的信息。其含義不僅僅是指我們平時學習中遇到的各種數值,如1234,2.5等,還包括各種非數值信息,如英文字母和各種符號、漢字、圖像、圖形、聲音等。在已經輸入的數據中,我們會發現,文字和數值排列的位置有所不同,請學生們討論后回答其區別。輸入數據時,教師可以故意輸錯一些數據,通過更正以便教會學生修改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