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連接的基本方式》教學設計(蘇科版)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探究,知道電路有兩種基本的連接方式。通過探究實驗的觀察、 比較,探究出串聯、并聯電路的基本特點。在探究中,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學會在交流與合作中學習,在學習中體會成功的喜悅。
2、能利用串聯、并聯電路的特點,分析判斷生活中電路的連接方式,讓學生從物理走向生活,激發學習熱情。
教學重點:
串聯、并聯電路的特點、按要求畫電路圖及根據電路圖連接電路
教學難點: 串聯、并聯電路的識別
教學方法: 學生分組科學探究、討論和交流、講解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活動:
怎樣使兩個小電燈亮起來?
二、探究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特點
1、引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使一個小燈泡亮起來的連接方法,那么同學們想一想:如果要使兩個小燈泡同時亮起來,應當怎樣連接電路?
2、探究電路連接的兩種基本方式
請同學們利用桌上的器材:電源、兩只小燈泡、開關和導線。嘗試著連接一下。
3、將學生連接好的一個串聯的電路和一個并聯電路進行演示,講解。再將學生連接時的一些典型的錯誤進行演示、分析。然后請學生總結出什么是串聯和并聯。
4、總結:
把用電器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做串聯電路。
把用電器并列地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做并聯電路。
時間:2025-04-05
電路教學設計專題:為大家提供關于電路教學設計的文章,以幫助大家更快的找到所需內容。希望豐富的資訊能幫助您快速地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決您遇到的問題。
九上《電路連接的基本方式》教學設計(蘇科版)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教學設計
時間:2017-03-1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常見的電路符號,會畫簡單的電路圖。
(2)能連接簡單的串、并聯電路。
(3)初步培養學生的電學實驗操作技能。
(4)初步了解開關在電路中不同位置時的控制作用。
2.過程與方法
(1)學習用實驗的方法探究串、并聯電路的區別,并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
(2)讓學生經歷從簡單的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科學規律、并能口頭或書面表達自己的觀點的過程,體會到分析、歸納、論證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對科學的求知欲,體驗戰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的喜悅。
(2)通過例舉生活、生產中的簡單串、并聯電路的實際應用,讓學生認識科學技術對于人類生活、生產的影響。
(3)使學生得到安全用電的初步教育。
【教具及實驗器材】
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臺,初中物理電學磁性元件一套,1.5v干電池60節,2.5v的小燈泡(燈座)60個,開關60個,導線若干。
【教學過程】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教 學 目 標
激
趣
引
入
1.復習常見電路元件符號的畫法。
2.出示一長串小彩燈,并接通電源使它發光。
3.多媒體放映家庭照明電路中用電器工作情況。
4.激趣引入新課。
1.練習電路元件符號的畫法。
2.觀察小彩燈的發光情況。
3.思考小彩燈及家用電路元件的連接。
4.討論提問。
1.使學生進一步鞏固電路元件符號的畫法。
2.通過觀察小彩燈的發光現象及家庭電路中用電器的工作情況,激發學生學習強烈的求知欲。
以上便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關于電路教學設計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需要更多資訊,歡迎繼續瀏覽下面推薦的相關內容。